[发明专利]用于难加工面的刮面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6608.5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邵桂良;顾易解;王震;李新芳;李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刮面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难加工面的刮面刀。
背景技术
在加工复杂的机械工件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切削的平面,加工这些平面时会发生与工件其他部位触碰的情况,只能使用昂贵的抗震刀来进行加工,这种刀具的重量超出加工中心的额定抓刀重量,换刀时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了停机率,使用这种刀具一方面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加工出来的平面的粗糙度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铣刀在铣削具有复杂结构的机械工件时容易出现刀体触碰工件其他部位的情况,采用昂贵的抗震刀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经常需要进行停机人工换刀,而且加工出来的工件粗糙度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难加工面的刮面刀通过增大刀体的半径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难加工面的刮面刀,包括盘形刀体、刀杆和驱动刀杆转动的驱动主轴,所述刀体外周具有刀片,刀体内周具有刀毂,所述刀毂形成有用于容纳刀杆的刀毂孔,用于加工具有难加工面的工件,所述的难加工面为被凸台遮挡的加工面,以驱动主轴中心轴线为x轴,垂直于驱动主轴中心轴线且位于难加工面上的一直线为y轴,所述刀体半径大于驱动主轴半径,且刀体半径与驱动主轴半径之差L1大于在y轴上凸台的最高点与难加工面最低点之间的距离L2。
具体的,所述刀片为单刃刀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用于难加工面的刮面刀增大了刀体半径,在对复杂的工件进行加工时,使得工件其他部位与刀体之间留有足够的余量,避免了工件其它部位与刀体碰触的情况,因此不需要使用昂贵又很重的抗震刀杆,实现了自动换刀,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机器的停机率,并且这种用于难加工面的刮面刀使用的单刃刀片,铣削阻力小,加工出来的平面粗糙度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体,2、刀杆,3、驱动主轴,4、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难加工面的刮面刀,包括盘形刀体1、刀杆2和驱动刀杆2转动的驱动主轴3,刀体1外周具有刀片4,刀体1内周具有刀毂,刀毂形成有用于容纳刀杆2的刀毂孔,用于加工具有难加工面的工件,难加工面为被凸台遮挡的加工面,以驱动主轴3中心轴线为x轴,垂直于驱动主轴3中心轴线且位于难加工面上的一直线为y轴,刀体1半径大于驱动主轴3半径,且刀体1半径与驱动主轴3半径之差L1大于在y轴上凸台的最高点与难加工面最低点之间的距离L2,在实施例中,难加工面与图面之间有一凹槽,凹槽的深度即为在加工工件平面y轴上凸台的最高点与难加工面最低点之间的距离L2,刀体1由浅入深向下平移切削,保证刀片4能正常切屑加工面的同时,刀体1不会与工件不需要加工的部位碰触,刀片4为单刃刀片,减小了切削阻力,切割快速准确。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盛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保湿黄酒发酵房
- 下一篇:含侧柏叶的洗发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