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水泵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6589.6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湘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优力动力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0 | 分类号: | F04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水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实现水泵方便投掷与回收的液压水泵机组。
背景技术
水泵是用于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现有技术中,水泵根据其驱动方式的不同大体分为电泵机组和柴油机水泵机组,这两种水泵在使用中均存在着各自的问题:
1、电泵机组受限于电力的供应,工作场地必须要有动力电源,对场地要求较高,且存在着漏电的危险。
2、柴油机水泵机组虽然能够克服电泵机组的以上缺点和问题,但又受限于水泵的吸程,而在很多场合无法使用,而且水泵的管路安装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给水泵的使用带来很多的不便。
3、柴油发电机组+深水泵机组的结构,虽然能够满足大部分场合的使用,但其工作过程是先由柴油机发电机组发电,再由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水泵的机械能,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也存在着漏电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压水泵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水泵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液压水泵机组,包括可移动的机架、水泵、缠绕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水泵上固定有驱动其工作的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缠绕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投掷、回收所述水泵,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水泵和缠绕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由动力源驱动的油泵,所述油泵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油泵上连接有多根液压油管,所述液压油管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马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由第二液压马达驱动转动的缠绕轮,所述第二液压马达通过液压油管连接所述油泵,所述液压油管上安装有用于改变所述缠绕轮转向的电磁换向阀,所述缠绕轮上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末端连接于所述水泵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源为柴油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水泵机组的水泵是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水泵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不存在漏电的危险。而且该水泵机组在使用时可以随处安放,通过缠绕机构将水泵投掷到水中即可工作,在工作完成后,再通过缠绕机构将水泵回收,非常的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地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水泵;3-缠绕机构;31-第二液压马达;32-缠绕轮;33-电磁换向阀;4-动力机构;41-柴油机;42-油泵;43-液压油管;44-第一液压马达;5-万向轮;6-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液压水泵机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水泵机组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机架1,在机架1上安装有水泵2、缠绕机构3和动力机构4,其中,缠绕机构3用于投掷和回收水泵2,动力机构4用于驱动水泵2和缠绕机构3工作。在使用该液压水泵机组进行抽水时,通过动力机构4带动缠绕机构3工作,先将水泵2投掷到水中,然后通过动力机构4带动水泵2工作进行抽水,等抽水完成后,通过缠绕机构3将水泵2回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优力动力配套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优力动力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