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型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6431.9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汪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金芳 |
主分类号: | F16H55/38 | 分类号: | F16H55/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黄娟 |
地址: | 3112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的V型带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V型传动带和带轮之间一般是通过滑动摩擦来传动力的。在实际的使用工程中,皮带会发生一定的伸长变形,当较小的主动带轮带动较大的从动带轮时,大带轮的包角大于小带轮的包角,从而皮带容易在小带轮上出现打滑的现象,特别是在大功率、大载荷的工作条件下,打滑现象更加明显。为了克服打滑现象,人们设计出了一种带啮合传动的V带传动系统,这种皮带轮包括设有带槽的带轮本体,带轮本体一体成型,然后在带轮本体的带槽内浇注凹凸齿,带轮本体采用灰口铸铁铸造而成,而凹凸齿是由铝材料浇注而成,这种带轮在使用过程中凹凸齿容易磨损,而且凹凸齿强度较差。带槽与皮带摩擦传动的侧面摩擦系数小,摩擦力小,传动力和力矩也较小。在带轮本体的铸造以及凹凸齿的浇注需要设计专门的模具,制造成本高。特别是在浇注凹凸齿的过程中,需要的模具结构复杂,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496512U,公开了一种带轮,带轮上设有若干条均匀分布的轮槽,轮槽中设有连续分布的凹凸齿,这种带轮一体铸造成型,凹凸齿浇注在轮槽的槽底,这种带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凹凸齿容易磨损,而且凹凸齿强度较差,使用寿命短,而且制造成本高,轮槽与皮带摩擦传动的侧面摩擦系数小,摩擦力小,传动力和力矩也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V带轮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带槽与皮带摩擦传动的侧面摩擦系数小,传动力小,而且带轮的制造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V型带轮,它在使用过程中皮带不易打滑,带轮不易磨损,带轮的强度好,带轮使用寿命长,带槽与皮带摩擦传动的侧面摩擦系数较大,摩擦力大,大大增加了传动力和力矩,而且传动效率高,带轮的制造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V型带轮,包括带轮主体,带轮主体上连接有轮片,轮片包括外轮片和内轮片,在带轮主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外轮片,在两个外轮片之间交替布置有同轴的环形的连接片和环形的内轮片,连接片的直径小于内轮片的直径,外轮片、连接片和内轮片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相邻轮片的相对端面上均设有粗糙摩擦层,相邻两个轮片与位于两个相邻轮片之间的连接片形成一V型带槽,两个相邻轮片的端面形成摩擦传动带槽侧面,带槽侧面为倾斜面。
摩擦层由抛丸工艺加工而成;连接片为齿片,齿片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凹凸间隔的啮合齿,两个相邻轮片之间的齿片形成一啮合传动带齿。
V型带槽包括了用于摩擦传动的带槽侧面以及用于啮合传动的啮合齿,带有啮合齿的V型带装配在V型带槽内,在传动的时候实现了带槽侧面的摩擦传动和啮合齿的啮合传动的复合传动方式,而且在相邻轮片的相对端面上均设有粗糙摩擦层,也就是在带槽和皮带摩擦传动的侧面设置了粗糙摩擦层,摩擦系数大,传递的力和力矩显著增加,特别适合在大功率、大载荷环境下使用,传动效率高。由于皮带增加了啮合传动以及粗糙摩擦层,使皮带和带轮之间不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减小了带轮和皮带的磨损,增加了带轮和皮带的使用寿命。V型带轮由带轮主体、轮片和齿片连接装配而成,带轮主体、轮片和齿片分别加工制造,带轮主体、轮片和齿片的强度好,耐磨损。轮片是一片一片安装在带轮主体上的,不会因为轮片和带轮主体一体成型而在轮片和带轮主体的连接位置产生应力集中,轮片套接在带轮主体上不易断裂。带轮主体、轮片和齿片分开制造,省去了带轮一体成型需要的复杂的模具设计,降低了带轮的制造成本。轮片表面抛丸工艺加工而成的摩擦层一方面增加了摩擦系数,另一方面提高了轮片抗疲劳能力和抗断裂能力,增加了轮片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内轮片两端面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环形轮片贴合面和环形轮片倾斜面,外轮片靠近齿片的端面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环形轮片贴合面和环形轮片倾斜面,轮片倾斜面构成带槽的侧面;齿片的两端面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环形齿片贴合面和环形齿片倾斜面,齿片倾斜面设置在齿片的啮合齿的侧面,齿片贴合面和轮片贴合面均为平整面并贴合在一起,齿片倾斜面和轮片的靠近贴合面位置的部分轮片倾斜面贴合;轮片贴合面、轮片倾斜面上均设置摩擦层。这种结构设计使齿片两端的整个端面和轮片的端面贴合,啮合齿的两侧端面贴合在轮片端面上,使啮合齿不易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金芳,未经汪金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