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的养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381.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韩烈保;戴子云;费永俊;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43402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养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边坡的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地质灾害治理、危险边坡治理的力度加大,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存在安全隐患边坡在治理后虽然治坡面稳定,但植被会遭到严重破坏,岩石、土壤会大量裸露,形成强烈视觉污染,和人类对环境的要求不相和谐。现在喷播绿化技术已经成为边坡生态恢复的常规手段。同以往的绿化方案相比,在裸露的岩石上无法固定土壤和植被,在削坡后的土层中种植的植被由于营养和环境的破坏也不容易成活。所以现在运用喷播护坡技术进行坡面清理、喷播植生、种植乔灌木,最终达到边坡稳定,坡面植被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消除视觉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植物喷播完毕后,在草种发芽、成坪期和苗木恢复生根期的养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边坡植被的前期养护,与一般绿地草坪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故要特别重视。尤其在干旱高温地区施工后的前期养护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更要精心组织、严格作业。但很多施工单位出于成本考虑不是很重视这个问题,根本原因:(1)在高边坡或缺水的地方,浇水养护是比较困难的,由于边坡高,水泵很难泵至需要的高度;(2)远距离拉水成本很大;(3)很多施工单位认为草已长出来了,也就完成任务了,养护不是什么大事,不重视。其实很多喷播绿化工程前期施工很成功,但由于后期养护不好而使草苗枯死,最终导致喷播绿化失败。
因此,若以喷播技术的实际现场经验为基础,总结分析喷播绿化时的问题原因,给出一种边坡养护方法,具体涉及经济的边坡喷播后期管理方法,势必会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的养护方法,该方法从现场经验结合实验研究,针对边坡喷播技术的后期养护难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边坡的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浇水:在刚播种好的边坡坪床上,固定无纺布,洒水养护;首次养护时,使土壤润湿至12~18cm深;此后18~20天后,土壤表层6~7cm保持湿润;边坡表面植被长至5~10cm高时,去除无纺布,每周浇水3次,每次将土壤润湿1~2cm,总共浇水时间不少于30天;
2)施肥:在边坡上的植被苗期时,按照N:P:K=1~2.5:0.5~1.5:15~20g/m2的量追肥,优选苗期的追肥量为N:P:K=1.5:1:16g/m2;苗后按照N:P:K=8~12:6~8:4~6g/m2的量追肥,优选苗后的追肥量为N:P:K=10:7:5g/m2;
3)防治病虫害:在边坡上的植被苗期时,播洒广谱药剂。
本发明所述边坡的养护方法,还包括补种:种子发芽后,对稀疏无植被覆盖区域进行补充播种。
其中,浇水的时间以早晚进行为佳,早晚各1次,即早6~8点,晚17~18点。
其中,高温干旱季节,每天浇水增加2~3次。
其中,浇水方式采用人工喷水和喷灌养护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浇水时的水压为:1.6~2个大气压。
其中,在边坡上的植被苗期时,追肥周期为半月1次。
其中,在边坡上的植被苗后时,追肥周期为3月1次。
其中,所述广谱药剂包括广谱杀菌剂和广谱内吸性杀虫剂,具体为:广谱杀菌剂是代森锰锌,广谱内吸性杀虫剂是马拉硫磷。
其中,在边坡上的植被苗期时,播洒广谱药剂1~2次。
其中,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若苗后若发现病虫害,应早发现早防治。
其中,补种后对植被种子补充水肥,具体为过磷酸钙30g/m2。
国内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气候条件两方面因素都决定了需要对喷播小苗进行养护。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高速公路粗放型管理的灌木种及草种,成坪后,易养护管理;施工完成后,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浇水、施(追)肥、病虫害的防治与补种等工作,使植物始终处于健康的生长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
1、浇水次数应少量多次,控制水压,不能在坡面上形成径流;避开夏季中午的高温,早晚进行灌溉作业。
2、施肥因地制宜,对当地的土壤肥力应做检测,做到缺啥补啥。
3、病虫害防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病虫害扩散开之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补种后对植物种子应及时补充水肥,促进萌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和制造半导体元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引线框架用钢带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