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害虫诱杀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4322.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求应;高燕;雷朝亮;李刚华;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A01M1/02;C05G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害虫 诱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害虫诱杀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逐年加重,尤其是花生和马铃薯等作物受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我国每年蛴螬危害花生和马铃薯等作物造成的损失达到20%以上 (见《昆虫学报》,2007,50(1):20-24) 。据统计,河南省花生因蛴螬危害一般造成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70%-80%,甚至绝收,并造成花生品质下降(见《作物杂志》,2006,(2):62-63)。
我国防治地下害虫,通常用毒土、毒饵、药剂灌根、药剂拌种等化学方法,但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了防治效果,还出现药剂残留和污染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因此有些学者开始研究无公害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雷必武曾用羊粪防治人参金针虫中,发现羊粪中有大量蛴螬(见《中药材》,1994,17(8):5-7)。段爱菊也曾用鸡粪、草木灰作为底肥探究花生田间蛴螬发生情况,发现施有鸡粪、草木灰的田块蛴螬量多,花生危害严重(见《作物杂志》,2006,(2):62-63)。
综上所述,传统的化学方法防治地下害虫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直接利用鸡粪和草木灰作为底肥防治地下害虫,只能防治周边田地的地下害虫,而施有鸡粪和草木灰的田块本身却虫量较多,为害严重。
还有将鸡粪在混合时加入公知的消毒剂、杀虫剂,消毒灭虫后把鸡粪堆积,并在粪堆上加盖塑料薄膜密封发酵七天,再摊开晾晒,使鸡粪水份为8%,然后将鸡粪粉碎过筛,过筛后鸡粪的粒度为80目。在常温下加入10%的坑洞土、5%的草木灰混合均匀后即可销售粉状复合肥。再均匀加入7%的水,上成型机制成直径为4毫米的颗粒,露天晒干后装袋出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绿色环保型地下害虫诱杀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地下害虫诱杀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诱杀剂:未腐熟的鸡粪和草木灰按照1:1的比例混合;将混合物与50%辛硫磷乳油按百分重量比为99.5%—99.7%:0.3%-0.5%混合均匀,加水至水量为15%-20%;
2)制备诱杀盒,盒体六个面上都设有地下害虫进入口;
3)将制备好的诱杀剂装入设置好的诱杀盒内,诱杀盒内诱杀剂放量为2kg-3kg;
4)在有地下害虫危害的田间挖45-50cm×35-40cm×13-20cm的小坑,将诱杀盒放入小坑中,诱杀盒盒盖距地表面3cm-5cm,然后覆土。
本发明根据地下害虫对未腐熟的鸡粪和草木灰有较强的趋性,用未腐熟的鸡粪、草木灰引诱地下害虫;用低量的50%辛硫磷乳油能将诱集到的地下害虫集中杀灭;防治后可以回收诱杀盒及剩余的诱杀剂,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
本发明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好,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值得在地下害虫发生较严重的花生、马铃薯等作物田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诱杀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晒干后未腐熟的鸡粪碾碎后和草木灰与50%辛硫磷乳油混合均匀,加水后装入盒体六个面上都设有地下害虫进入口的诱杀盒内;在有地下害虫危害的田间挖小坑,将诱杀盒放入坑中,诱杀盒盒盖距地表面3cm-5cm,然后覆土。
参照附图,诱杀盒1盒体为27-35cm×18-25cm×10-15cm的塑料盒体。诱杀盒六个面上地下害虫入口的数量分布是上下两面为5个入口,前后两面为3个入口,左右两面为2个入口。地下害虫入口2的直径1.5cm-2cm。诱杀盒3内装入诱杀剂1。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地下害虫发生较严重的花生、马铃薯等作物田间。诱杀盒放入小坑中时间,一年中4-10月,以6-8月份最佳;晴天比雨天好;一天中早晨是最佳安置时间。
诱杀盒放置数量:当田间调查虫口密度为5头/m2-30头/ m2时,每亩诱杀盒放置数量30-50个;虫口密度为31头/ m2-50头/ m2时,每亩诱杀盒放置数量为60-80个;密度大于50头/ m2时,每亩诱杀盒放置数量为90-100个。
下面举出本发明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抗生物发酵饲料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猕猴桃初加工的新型脱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