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线圈及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304.5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龙介;丸山纪郎;稻村大作;上野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5/02 | 分类号: | H01F5/02;F16K13/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线圈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利用树脂密封圆筒状的线圈等构成的线圈部件的外周安装了磁轭部件的电磁线圈及具备该电磁线圈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线圈及电磁阀,例如有日本特开2011-117534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1218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日本特开2005-113991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的电磁线圈及电磁阀。
专利文献1的电磁阀具有截面コ字状的外箱22,该外箱22具有平行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使该外箱利用上表面与下表面夹住电磁线圈壳体10的上下端面而将外箱安装在电磁线圈壳体上。
专利文献2的电磁阀具备电磁线圈,就该电磁线圈的保持结构而言,使线圈垫片42介于圆筒状的外壳38的上端与电磁线圈36的上端之间,在外壳内收放电磁线圈,以与电磁线圈的下端抵接的方式将下板部件40安装在外壳的下端附近。
专利文献3的电磁线圈将螺线线圈16保持在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形成磁道的机架40的内部。该机架40具有一对侧板部64、结合一对侧板部64的端板部66、从各侧板部64的另一端部分别向中心延伸的一对延长部68。并且,利用由延长部68的弹力产生的弹性,固定机架与螺线线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75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51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13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电磁阀的外箱是简单的结构,具有容易组装的优点,但外箱是只覆盖电磁线圈壳体(线圈部件)的两端与一侧面的形状,磁性回路效率差。因此,需要较大的消耗电力,并存在线圈温度的上升大之类的问题。
专利文献2的电磁阀的磁性回路效率好,但为了为相对于振动能保持的结构,需要线圈垫片42及下板部件40等,存在部件件数多之类的问题。另外,存在用于卡定下板部件40的结构复杂且在组装上花费时间之类的问题。
专利文献3的电磁阀的磁性回路效率好,但存在机架40的结构复杂且难以加工,部件成本高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将外箱安装在线圈部件的外周的电磁线圈及电磁阀中,改进外箱的结构与利用该外箱的线圈部件的保持结构,提高磁性回路效率,实现小型化、省电力化、轻量化。
方案一的电磁线圈具备:利用由树脂构成的树脂部封闭线圈而成的柱体状的线圈部件;由以覆盖上述线圈的侧面的方式设在上述线圈部件的上述树脂部上的磁性体构成的磁道部件;以及由具有分别覆盖上述线圈部件的两端面和上述磁道部件的两端面的两个底板部和连结该底板部间的连结部的板状磁性体构成的底面外箱,该电磁线圈的特征在于,上述底面外箱构成为利用自身的弹力并利用上述两个底面部夹入上述线圈部件的两端部。
方案二的电磁线圈是方案一记载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磁道部件是由以使上述线圈部件的两端面露出且覆盖侧面的方式与该线圈部件嵌合的板状磁性体构成的侧面外箱,上述底面外箱构成为相对于使上述侧面外箱与上述线圈部件嵌合而成的中间组装体分别覆盖上述线圈部件的两端面和上述侧面外箱的两端面,上述侧面外箱具有使上述线圈部件的侧面的一部分露出的切口部,通过以该切口部为自由端并利用自身的弹力夹入上述线圈部件的侧面而固定在上述树脂部上,上述底面外箱构成为利用自身的弹力并利用上述两个底面部夹入上述中间组装体的两端部。
方案三的电磁线圈是方案一记载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磁道部件配置为覆盖上述线圈的周围,并且将该磁道部件一体形成在上述树脂部上,将该磁道部件固定在该树脂部上。
方案四记载的电磁线圈是方案一记载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磁道部件配置为覆盖上述线圈的周围,并且将该磁道部件插入形成在上述树脂部上的嵌合孔内,从而将该磁道部件设在上述树脂部上。
方案五的电磁线圈是方案一至四任一项记载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磁道部件的上述两端面间的宽度设定为比上述线圈部件的上述两端面间的宽度大,将上述底面外箱的上述两个底板部分别压接在上述磁道部件的两端面上。
方案六的电磁阀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电磁驱动部的方案一至五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圈。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一的电磁线圈,由于利用磁道部件与底面外箱覆盖线圈,因此磁性回路效率变高。另外,由于为利用底面外箱嵌合夹持将磁道部件固定在树脂部上的线圈部件,因此组装作业容易且部件件数也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滑管与橡胶管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密封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