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3287.3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傅礼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礼铭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76;E0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密肋模卡 墙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构建一框架,所述框架由左、右边肋柱和上、下端肋梁构成;
b、在下端肋梁上纵向固定若干个第一阶段的中间肋柱;
c、自下向上逐层拼装第一阶段的模卡砌块至预定层数,所述模卡砌块包括有一外面板、一内面板及至少一用于联接所述外面板和内面板的联接件,藉由该联接件使所述外面板和内面板夹紧于相邻的二中间肋柱或者相邻的中间肋柱和边肋柱而实现每一模卡砌块的安装;
d、安装中间肋梁,将该中间肋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右边肋柱联接;
e、于该中间肋梁之上安装下一阶段的中间肋柱,然后逐层拼装模卡砌块至预定层数;
f、重复上述步骤d和步骤e直至模卡砌块拼装至上端肋梁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装模卡砌块的过程中,于所述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夹入保温层或/和隔热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装模卡砌块至预定层数或者拼装模卡砌块至上端肋梁处之后,具有一向模卡砌块的外面板和内面板之间现场注入发泡的保温材料而形成保温层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装模卡砌块的过程中,当两块模卡砌块相邻拼接且与边肋柱或端肋梁相交时,于模卡砌块的拼接处设置“一”字型联接插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装模卡砌块的过程中,当三块或四块模卡砌块相邻拼接时,于模卡砌块的拼接处设置“T”字型、“Y”字型或者“十”字型联接插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卡砌块拼装完成之后,具有一进行外墙面和/或内墙面的墙面装饰工程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构建所述框架包括有如下步骤:
a1、在房屋主体水平构件上分别固定上、下端肋梁;
a2、在房屋主体竖向构件上分别固定左、右边肋柱;
a3、固定端肋梁和边肋柱之间交接处的联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构建所述框架包括有如下步骤:
a1、在房屋主体水平构件上固定下端肋梁;
a2、在房屋主体竖向构件上分别固定左、右边肋柱;
a3、在房屋主体水平构件上固定上端肋梁;
a4、固定端肋梁和边肋柱之间交接处的联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构建所述框架包括有如下步骤:
a1、在房屋主体竖向构件上分别固定左、右边肋柱;
a2、在房屋主体水平构件上分别固定上、下端肋梁;
a3、固定端肋梁和边肋柱之间交接处的联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密肋模卡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左右边肋柱、上下端肋梁、中间肋柱、中间肋梁前具有一向所述边肋柱、端肋梁、中间肋柱、中间肋梁至少一侧外表面敷设保温层或/和隔热层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礼铭,未经傅礼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32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励磁粗精耦合磁阻式旋转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温室卤水制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