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外置式的可旋转LED双面日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3259.1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仇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同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呼保平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外置 旋转 led 双面 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特别是一种电源外置式的可旋转LED双面日光灯。
背景技术
LED 因其具有环保、节能、体积小、反应快、寿命长等优点,被视为21 世纪的照明光源,因此已逐步取代传统灯源而应用于传统的发光装置中,LED双面日光灯即是其中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LED双面日光灯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现有LED双面日光灯的散热铝管呈板状,当两块LED灯板同时安装在上述板状散热铝管的正反面时,其散热性能较差;
2)考虑到LED双面日光灯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差不多是LED单面日光灯的两倍,因此LED双面日光灯在结构设计时,通常采用电源外置式结构,但是现有上述电源外置式LED双面日光灯,其LED灯源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方式比较繁琐,使用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同时LED灯板与外置电源连接方便、简单的电源外置式的可旋转LED双面日光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电源外置式的可旋转LED双面日光灯,包括两个上管头、两个下管头、散热体和两块LED灯板,两块LED灯板独立固定在散热体上,并且相互电连接,两个下管头分别套接在散热体的两端,并且每个下管头与一个上管头配合,所述散热体为方管状,方管状的散热体中心形成散热腔,两块LED灯板位于上述散热腔的两侧且相互对称,所述两个下管头内均置有层隔板,所述层隔板上设有线孔,所述两个上管头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通孔内塞接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的主体部分位于上管头内,并且通过连接板与上管头固定,每个电源插座上的弹性压板贯穿其对应的下管头上的线孔并与LED灯板电连接,起到电源插座与LED灯板之间电连接的作用。
上述结构中散热体为方管状,方管状的散热体中心形成散热腔,往上述散热体上对称安装两块LED灯板后,两块LED灯板其实是分别位于散热腔的两个外侧面,因此两块LED灯板产生的热量不会过于集中,而且产生的热量能很好的从上述散热腔内排出;同时由于本发明的两个上管头上均设有电源插座,因此外置电源可以很方便的和本发明中的LED灯板电连接,而且工作稳定相也相对较高。
在具体使用中,为了提升上管头与下管头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工作稳定性,本发明中所述层隔板的上管头朝向面上设有安装凸台和四条第一加强筋,所述安装凸台位于层隔板的上管头朝向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四条第一加强筋的一端均与安装凸台的侧壁连接,其另一端均与下管头本体的内侧壁连接,并且四条第一加强筋呈十字状排列。
在具体使用中,为了提升安装凸台与层隔板的上管头朝向面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发明中在安装凸台的侧壁与层隔板的上管头朝向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在具体使用中,为了能够调节两块LED灯板的光照角度,实现360°发光,本发明中所述上管头与下管头之间呈可旋转结构,上述可旋转结构是指在上管头的中心位置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与下管头内的安装凸台对应,在弹簧孔内塞接有弹簧,弹簧内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最大直径大于弹簧的内径,所述紧固螺栓与安装凸台旋接。
在具体使用中,为了提升上管头与下管头之间旋转角度调节的稳定性,本发明中所述上管头的下管头朝向口沿上环形分布有四个凹槽,所述四个凹槽与下管头内的四条第一加强筋相对应。
在具体使用中,为了能让LED灯板产生的热量能从上管头处散出,本发明中在上管头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排气孔。
在具体使用中,为了使空气中的尘杂不易进入排气孔,本发明中所述上管头呈两台阶状,一个及以上的排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两台阶的过渡面上。
为了提升电源插座在上管头内的安装稳定性,本发明中在上管头内还设有定位筋,所述的定位筋与电源插座顶接。
为了防止LED灯板被外物损坏,本发明中在散热体的两面均连接有灯罩,LED灯板位于灯罩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同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同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3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