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2787.5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吴保章;陆涛;张伟;吴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9/10;C02F9/04;C02F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62400 河南省漯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废水 排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氯碱工业废水的排放与回用问题,应用于氯碱工业废水的处理,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
背景技术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聚氯乙烯树脂、烧碱、盐酸、液氯等氯碱产品都是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氯碱行业对环境污染也是比较大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及其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充分发挥氯碱工业及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氯碱工业中,PVC聚合生成装置会产生大量的离心母液,乙炔清净装置会产生大量的次钠废水,烧碱装置和其他生产工段均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目前氯碱工业中,这些废水极少得到回收利用,大量都是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
在氯碱工业中,厂区的雨水和生活用水都是直接排放,没有得到利用,也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实现了雨污、清污、污污分流,分质排放,分质处理,分质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次钠废水处理系统、离心母液处理系统、综合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井水通过脱盐水装置处理后将生产出的脱盐水输送到烧碱装置、PVC聚合装置供生产使用,脱盐水装置产生的浓盐水一部分用于乙炔发生器,一部分送入淡盐水槽返卤水井采卤,生产用水站主要供乙炔清净装置、PVC聚合生成装置、烧碱装置和乙炔段碱洗塔使用,从乙炔清净装置出来的次钠废水经次钠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卤水井用于采卤,从PVC聚合生成装置出来的离心母液经离心母液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循环水系统,从PVC聚合生成装置出来的生产废水和从烧碱装置出来的生产废水经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卤水井用于淡盐水采卤,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回用到乙炔发生器,生活用水通过生活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入离心母液处理单元进行深度处理,合格后回用于循环水系统。
上述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渣浆池处理系统,乙炔段碱洗塔出来的含汞废水经渣浆池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水泥装置制作成水泥。
上述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所述离心母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冷却塔、两级生化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水池、过滤器和回用池,还包括反冲洗废水池、污泥池和污泥脱水系统,离心母液依次通过冷却塔、两级生化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水池和过滤器,最后达标后的处理水进入回用池,通过泵到打入循环水系统回用,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池,污泥池中的污泥泵入污泥脱水系统,经过脱水后的泥饼外运,在污泥脱水系统出来的处理水通过管道回用到两级生化反应池,过滤器过滤的浆料进入反冲洗废水池,反冲洗废水池通过泵将反冲洗废水池内的水泵入两级生化反应池再循环处理。
上述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所述两级生化反应池中加入营养盐同时鼓风,经生化反应后排入沉淀池,并进行过滤使水质达到循环水回用标准时输送至循环水系统。
上述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所述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中和池、混凝池、沉淀池、中间水池、无阀过滤器和回用池,还包括污泥池,综合废水经格栅井流入调节池,调节池泵入中和池,用HCl和NaOH调节中和池内的pH值,当pH值为6-9时排放到混凝池内,再依次进入中间水池和无阀过滤器,过滤后的处理水进入回用池,回用池通过管道连接到卤水井回用,沉淀池沉淀的泥浆泵入综合污泥池,污泥池内鼓风同时泵入母液单元污泥脱水系统,污泥池内的上清液返回到调节池,无阀过滤器处理后的过滤浆料返回到调节池循环处理。
上述氯碱工业废水零排放系统,在中间水池与回用池中间由跨越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2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