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雾式气液两相光气化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1863.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毕荣山;谭心舜;郑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63/10 | 分类号: | C07C263/10;C07C26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式气液 两相 气化 制备 氰酸 方法 | ||
1.一种喷雾式气液两相光气化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把液相胺和高温气相光气通入混合器中混合并进行反应得混合物,液相胺和光气混合前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方式加热到过热温度为5~50℃,过热状态的胺溶液有利于后面的气化;液相胺和光气混合前不加入惰性溶剂或加入惰性溶剂,加入的惰性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间苯二甲酸二乙酯、氯苯和二氯苯,液相胺与惰性溶剂的重量配比为1:1~10;再将从混合器出来的混合物用惰性溶剂猝冷后进入喷雾式反应器进一步反应生成异氰酸酯,喷射结构的反应器能够把液体胺或其混合物溶液快速分散成液滴粒径为0.01~3mm的液滴,喷雾式反应器的喷嘴为文丘里式或拉法尔式结构,液相胺从喷嘴进入或从喷嘴的侧边环隙进入;最后将生成的异氰酸酯分别经过脱除光气、HCl和溶剂后再经精馏提纯得到产品异氰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式气液两相光气化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气加热到200~600℃气化成气体后加入混合器,采用电加热、蒸汽加热或导热油加热;液相胺和光气混合和反应时的压力为0~10bar;液相胺的氨基和光气的摩尔比为1:1~10,液相胺的氨基和惰性溶剂的摩尔比为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式气液两相光气化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胺与光气混合后初步反应后的高温气体猝冷温度高于酰氯的分解温度,猝冷的惰性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间苯二甲酸二乙酯、氯苯和二氯苯;原料液相胺为二氯基二苯甲烷、甲苯二胺、己二胺和异佛尔酮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