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jax技术的动态页面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1683.2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钱骏;夏帮国;王长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jax 技术 动态 页面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页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j ax技术的动态页面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B/S架构的管理系统大多是基于动态页面,并部署在支持各自的应用服务器,如tomcat,iis等。此类部署架构在面对超大并发访问时,服务器端对于页面的性能消耗和响应速度会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具体来说,包括:1、动态页面本身的处理要比静态页面复杂,对服务器消耗高,响应时间长。2、系统中也有很多图片,脚本,html页面等静态资源,但一般应用服务器的处理效率都远低于纯http服务器(如apache)。这样最终使得系统处理性能下降,用户在界面上要等待的时间变长,长时间“白屏”。
对于系统处理性能,目前的解决方案有将纯http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结合部署,由纯http服务器处理静态内容,如js,html等;应用服务器处理服务器端脚本,如jsp,php等。虽然系统整体提高了静态页面的处理能力,解决了对于静态内容处理的问题,但还是要等待应用服务器处理完毕才返回整个页面的内容。
另外还有将动态页面静态化,即将动态页面的返回结果直接保存为静态html页面。举例来说,以jsp为例,某系统里有一个产品信息的表单访问路径是这样的:ProductInfo.jsp?pid=123,客户端在访问这个页面时会在服务器端产生以下的消耗:1、初次访问jsp页面编译的时间;2、根据pid=123进行数据库查询,得到相应数据的时间;3、将结果通过servlet的out对象输出的时间。其中,第二、第三个消耗时间在每次访问时都需要执行。因此采取页面静态化处理,会将上面步骤3的返回结果在服务器端之间保存为例如ProductInfo_123.html这样的页面。后面再有用户请求就直接指向这个html页面。这样就省略了上述步骤1和2,可以大大提高页面响应速度。这种方案在各类内容管理平台中很常用,因为一般此类系统的数据更新频率不高,适合进行静态化处理。但是如果数据变动频繁,如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每时每刻都会通过表单与数据库进行交互,静态化处理本身就会带来很多系统消耗,这种方案就不再适合了。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jax技术的动态页面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态页面开发时系统消耗太大、用户在界面上要等待的时间过长、系统性能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ajax技术的动态页面处理系统,包括客户端、http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所述客户端浏览器通过路由服务器分别与http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http服务器负责接收静态页面请求,并将静态页面连同页面的上应用的静态资源一起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并在浏览器上展现页面主体;所述应用服务器负责接收非静态页面请求,客户端浏览器的页面通过ajax请求访问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动态数据,浏览器更新数据并更新页面显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jax技术的动态页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浏览器向http服务器请求动态页面中的页面主体;
(2)http服务器将静态页面连同页面的上应用的静态资源一起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展现页面主体;
(3)浏览器的页面通过ajax请求访问应用服务器的服务器端脚本;
(4)应用服务器将返回的数据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再次更新页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出了全新的系统部署方法,结合特定的页面框架,有效的利用应用服务器和纯http服务器各自的优点,提高系统的整体响应能力和用户体验。
采用静态页面框架,抛弃服务器端脚本,如jsp,php,全部改用html页面和ajax的处理方法。此法可以使得系统不需要等待逻辑的全部处理完毕,而在第一时间响应用户的页面请求,加载出系统页面。上述方法配合http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一起部署的整体部署结构。此法充分发挥了http服务器处理静态资源的优势,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同时也方便后续集群的扩展。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纤维素酶基因
- 下一篇:MPLS网络中隧道的选择方法及PE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