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1562.8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真也;村上菜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德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9/01 | 分类号: | A61F9/01;A61F9/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激光 手术 装置 | ||
1.一种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通过激光对患者眼睛的组织进行切断和破碎中的至少一种手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包括:
激光光源,射出脉冲激光,所述脉冲激光在该脉冲激光聚光的光点处引起破断;以及
照射光学系统,把激光向目标位置照射,该照射光学系统包括移动光学系统,该移动光学系统使激光光点以三维的方式移动,
所述照射光学系统包括物镜,该物镜用于在目标位置形成所述激光光点,
所述移动光学系统包括:
光扫描器,配置在所述物镜的上游,使所述激光光点在与光轴垂直的XY平面上扫描;以及
光束扩展器单元,配置在所述光扫描器的上游,改变激光的光束直径、并改变发散状态和会聚状态中的一个;
所述光束扩展器单元包括:
第一透镜单元,能改变焦距,用于改变激光在目标位置的光点尺寸;
第二透镜单元,由至少一个透镜构成;以及
主平面间距离变更单元,改变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主平面之间的距离,用于调整经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后的激光的发散状态或会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包括变焦单元,所述变焦单元改变至少两个透镜的位置,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以能改变透镜间距离的方式设置,用于改变焦距,
所述主平面间距离变更单元使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主平面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主平面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光轴相对地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屈光力,配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上游,
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屈光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固定配置,
所述主平面间距离变更单元使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沿所述光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还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预先设定的照射图案,控制所述主平面间距离变更单元,使所述激光光点的位置在与所述XY平面垂直的Z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还包括焦距检测器,该焦距检测器检测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焦距,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焦距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对应于由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改变的激光光点的光点尺寸,改变所述激光的输出、所述激光的重复频率以及所述光扫描器的驱动速度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还包括手术模式设定部,该手术模式设定部设定角膜手术模式和晶状体手术模式,所述角膜手术模式通过激光切开角膜组织,所述晶状体手术模式通过激光切开晶状体组织并使晶状体组织破碎,
当在手术模式设定部设定了所述角膜手术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使所述激光光点成为规定的小光点尺寸,
当在所述手术模式设定部设定了所述晶状体手术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使所述激光光点成为比所述规定的小光点尺寸大的光点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用激光手术装置还包括:
深度信息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患者眼睛的晶状体深度方向的信息;以及
光点尺寸决定部,根据所述深度信息输入单元的深度方向的信息,确定与深度位置对应的激光光点的光点尺寸,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光点尺寸决定部决定了的、与所述深度位置对应的光点尺寸,控制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改变所述激光光点的光点尺寸,并且控制所述主平面间距离变更单元,使所述激光光点的位置沿Z方向移动,向所述晶状体照射所述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德克株式会社,未经尼德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5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摩擦滤渣红外线解聚釜
- 下一篇:乙烯连续分离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