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9335.1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邢辉;石凯贺;崔亮;吴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O七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高度表 模拟 装置 | ||
1.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主控机模块、中频回波生成模块和微波模块组成,仿真与复现实际系统中动态的脉冲雷达高度表的回波信号;
其中,主控机模块为CPCI单板计算机,控制中频回波生成模块、微波模块工作状态,提供模块检测信息,管理回波文件,接收外部系统发送给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的回波文件、仿真命令及雷达航迹数据;
主控机模块通过建立相关的回波文件索引表对回波文件进行管理,模拟回波回放阶段,分为雷达实采回波回放和地面仿真回波回放:
实采回波回放时,根据回波文件索引表选择要回放的回波文件、回波起始和结束帧号,起始和结束波形号,并添加回波延迟信息及回波功率控制信息,然后生成命令文件,由主控机模块发送给中频回波生成模块;
仿真回波回放时,主控机模块转发外部系统发送的仿真参数命令及航迹数据至中频回波生成模块,中频回波生成模块运行回波仿真算法,根据航迹信息实时计算雷达高度表的三维坐标,并仿真出当前轨迹点的中频回波数据;
中频回波生成模块由DSP并行仿真网与D/A转换板组成,实现回波数据产生及回波波形的生成,根据主控命令对微波模块的工作频率和AGC进行设置;
DSP并行处理网由两块DSP信号处理板集合而成,按雷达同步信号进行每帧回波数据的计算;具体分为主DSP信号处理板和从信号DSP处理板,主DSP信号处理板在完成并行计算任务的同时,完成两块DSP信号处理板计算结果的汇总、板间数据调度以及与D/A转换板的数据通讯任务;从DSP信号处理板完成并行计算任务;
D/A转换板按雷达同步时序对回波数据进行数模转换,产生模拟波形,同时利用多重锁相及高速时钟双沿计数相结合的FPGA设计精确控制输出波形的时延抖动;
微波模块包括测频组件、频率综合器、正交调制器、上变频组件、功率放大器、功率控制器和检波器;
微波模块完成以下三个功能:(1)通过对雷达高度表的发射脉冲测频,完成对雷达表的载波频率跟随,产生与被测雷达高度表的相同频率的载波信号;(2)接收中频生成模块发送的中频回波并进行上变频调制,得到已调波;(3)进行AGC控制调整已调波功率,向雷达高度表输出调制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波波形回放过程中,主控机模块对回波数据文件抽帧并进行图形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DSP并行处理网中,两块DSP信号处理板技术规格一致,均采用CPCI总线形式、ADSP-TS201DSP芯片为处理核心,并由SDRAM、FPGA和PMC接口等组件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DSP信号处理板利用CPCI自定义总线实现两块处理板间的Link口通信,进行板间数据交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D/A转换板采用PMC接口,DA转换速率不小于200MHz,数模转换波形失真度小于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向雷达高度表输出的调制波的动态范围为-85dbm~+5db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雷达实采回波文件管理采用FTP网络协议进行接收,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2000,三维地形绘制采用OpenGL技术。
8.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上的回波仿真算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高度表模拟装置上的中频波形生成模块上的DSP并行处理网实现算法运行;
根据雷达的运动轨迹和雷达照射区的三维地形图计算生成被雷达照射区域的模拟回波,雷达照射区的三维地形图以DEM数据的形式表示,作为波形生成模块的输出信号;同时提供回波延迟、回波功率控制等参数;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GPS导航系统的雷达经纬度航迹信息,确定当前时刻的雷达位置;
(2)利用雷达照射地面的几何位置关系,根据雷达位置和雷达波束方向,确定雷达波束照射的地面区域;将DEM数据划分为网格散射单元,每个网格存储单元表示一定面积的地面点,对应存储信息为该地面点的高斯坐标和高程信息,由此得到雷达波束照射范围内的地形起伏数据;
(3)对于DEM数据中的每一个网格散射单元,根据各面散射单元的雷达波入射角度计算网格散射单元的遮挡效应;计算出的入射角小于90度时判定为无遮挡,否则为被遮挡;
(4)对于步骤(3)中确定的无遮挡的网格散射单元,由入射角度、散射系数和天线增益,根据雷达方程计算回波数据功率,根据延迟时间确定相位,获得网格散射单元对应的回波信号;
(5)对获得的所有网格散射单元的回波信号进行累加,在时域完成信号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O七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O七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3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羊角组合间隙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大型悬臂雨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