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9205.8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9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2011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相对于早期的台式计算机,近年来笔记型计算机也逐渐受到使用者的注目。
以笔记型计算机而言,其方便携带的特性非常受到欢迎。因此对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品质及外观,也有更高的要求。一般而言,在制造笔记型计算机外壳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外壳区分成一屏幕壳体以及一主机壳体,并利用一枢轴将屏幕壳体以可相对于键盘壳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键盘壳体。
为了笔记型计算机的美观,通常会再配置一枢轴遮罩。将枢轴遮罩覆盖枢轴,以避免枢轴直接裸露于外而有碍美观。然而,由于枢轴遮罩本身具有制作公差,以及枢轴遮罩与外壳之间的组装公差,使得遮罩及外壳常有不对位的问题,造成了外观的不佳。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遮罩及外壳之间对位不佳的问题,就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遮罩及外壳之间对位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一枢轴、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枢轴包含一本体及设置于本体的一壳件。壳件的一端面具有一端口。第一壳体连接枢轴的本体的一端,且壳件与第一壳体相固定。第二壳体连接枢轴的本体的另一端。第二壳体通过枢轴的本体而可相对第一壳体及枢轴的壳件枢转。第二壳体延伸有一限位部,插设于壳件的端口。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由于第二壳体延伸一限位部,并且限位部插设于壳件的端口。因此,利用限位部常态抵顶于壳件,使得枢轴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维持良好的对位。因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遮罩及外壳之间对位不佳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枢轴、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枢轴及第二壳体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电子装置
11 枢轴
111 本体
1111 第一连接体
1112 第二连接体
1113 转轴
112 壳件
1121 端口
1122 内壁面
1123 容置室
113 锁固孔
12 第一壳体
13 第二壳体
13a 金属层
13b 塑胶层
131 限位部
1311 外壁面
1312 开口
132 凹陷槽
14 锁固件
15 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首先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电子装置10,包括至少一枢轴11、一第一壳体12以及一第二壳体13。以下将以笔记型计算机作为电子装置10的举例说明,其中第一壳体12是对应于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壳体,而第二壳体13是对应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壳体。
接着,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图1的枢轴、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3为图1的枢轴及第二壳体的局部剖视图。枢轴11包含一本体111以及设置于本体111的一壳件112。壳件112匹配于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3,例如壳件112的材质为铝镁合金,并且经过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相同的表面处理,藉此使壳件112与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具有一致的表面外观。壳件112的一端面具有一端口1121,并且壳件112具有与端1121连通的一容置室1123。其中,壳件112可将部分的本体111套接于容置室1123内,而保护本体111以避免磨损,并且壳件112可阻隔使用者的视线,避免使用者直接看见枢轴11的本体111,因此壳件112具有美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