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8742.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关心;于德亭;钟祚群;徐丽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50;B01D53/6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循环 流化床 联合 脱硫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中SO2和汞排放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根据脱硫装置可以达到的脱硫效率制订更为严格的排放限值,同时标准新增加了对燃煤电站汞的排放控制要求,在未来几年内燃煤电站汞排放控制将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电站烟气脱汞技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工程示范仅依靠电厂原有的湿法脱硫(WFGD)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装置本身起到一定的脱汞作用,煤种的变化和锅炉燃烧情况对这种汞控制方式的影响较大,由于湿法脱硫(WFGD)具有一次性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用水量大等特点,我国中小型电站锅炉和缺水地区电站锅炉不宜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我国中小型电站和采用干法、半干法脱硫装置的电站提供一套能安全稳定运行,在提高原脱硫系统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脱汞效率,节约水资源,且一次性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较低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及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其组成包括:生石灰储料仓,所述的生石灰储料仓通过电动锁气器A、可调连续输送泵A、生石灰喷射装置与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连接,载硫活性炭储料仓通过电动锁气器B、可调连续输送泵B、载硫活性炭喷射装置与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连接,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与除尘器连接,所述的除尘器与瀑流式选粉机连接,所述的除尘器通过引风机与烟囱连接。
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所述的可调连续输送泵A、所述的可调连续输送泵B与储气罐连接,所述的生石灰储料仓下部椎体设有气化室A,所述的载硫活性炭储料仓下部椎体设有气化室B,所述的气化室A、所述的气化室B与电加热器连接,所述的电加热器与气化风机连接。
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所述的生石灰储料仓顶部设有布袋除尘器A、连续料位计A、压力释放阀A和加料管A,所述的载硫活性炭储料仓顶部设有布袋除尘器B、连续料位计B、压力释放阀B和加料管B。
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安装有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的雾化装置与工艺水泵连接,所述的工艺水泵与水箱连接。
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所述的瀑流式选粉机入风口设有选粉风机,所述的瀑流式选粉机出风口设有灰库,所述的瀑流式选粉机下部通过返料管与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连接。
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所述的电除尘器出口烟道安装有烟气在线监测装置。
一种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工作前,通过加料管分别向生石灰出料仓注入生石灰,向载硫活性炭出料仓注入载硫活性炭;
(2)启动电动锁气器A、可调连续输送泵A,利用储气罐提供的输送空气将生石灰输送至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入口烟道处,同时启动电动锁气器B、可调连续输送泵B利用所述的储气罐提供的输送空气将载硫活性炭输送至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反应过程中通过工艺水泵将水箱中的水喷入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起到增湿活化及调节烟气温度的作用;
(3)烟气从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底部文丘里入口进入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后烟气从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反应器顶部烟气出口进入电除尘器,所述的电除尘器灰斗收集的颗粒物进入瀑流式选粉机进行筛选,粒径直径大于0.5mm的生石灰和载硫活性炭混合物通过返了管返回所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底部继续参与反应,粒径小于0.5mm的颗粒从所述的瀑流式选粉机出口落入灰库储存,所述的电除尘器出口烟道上的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汞的浓度,分别调节所述的可调连续输送泵B和所述的可调连续输送泵A,控制生石灰和载硫活性炭的加入量,净化后的烟气经引风机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8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蓝氧毛巾消毒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板压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