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的加工方法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7245.9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军军;王立夫;程浩;李宝旺;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车顶 装置 加工 方法 工装 | ||
1.一种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车顶组成上平顶加工区域和圆顶加工区域按照预定位置焊接多个锁紧装置;
步骤2:通过安装在加工中心平台上的工装将焊接有锁紧装置的车顶组成压装在加工中心平台上,该工装对车顶组成沿Z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以及绕Z轴方向转动的自由度均予限定;
步骤3:在加工中心主轴上安装测头并通过该测头对车顶组成坐标系的零点坐标进行测量,调整加工中心的编程坐标系使得编程坐标系零点坐标与车顶组成坐标系的零点坐标一致;
步骤4:通过加工中心完成锁紧装置安装面及安装孔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将至少一个平顶支撑横梁和至少一个圆顶支撑横梁沿车顶组成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加工中心平台上;在加工中心平台上分别固定至少一个侧向定位块和至少一个垂向定位块;
步骤22:在平顶横梁两端的加工中心平台上分别安装平顶压卡装置,在圆顶支撑横梁两端的加工中心平台上分别安装圆顶压卡装置;
步骤23:将焊接有锁紧装置的车顶组成吊装至平顶支撑横梁上及圆顶支撑横梁上,平顶支撑横梁两端的平顶支承座对车顶组成的平顶内壁形成支撑,圆顶支撑横梁两端的圆顶支承座与车顶组成的圆顶内壁形成支撑;并使车顶组成两侧边分别坐落在侧向定位块和垂向定位块上;
步骤24:将所述侧向定位块和垂向定位块分别与车顶组成的两个侧边锁紧,以限定车顶组成绕Z轴方向转动的自由度;将平顶压卡装置压设在车顶组成的平顶外壁上,将圆顶压卡装置压设在车顶组成的圆顶外壁上,以限定车顶组成沿Z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顶支承座上具有与平顶内壁接触的平面支撑面,所述圆顶支承座上具有两个弧面支撑面,其中至少有一个弧面支撑面与圆顶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顶压卡装置和圆顶压卡装置均具有底部安装在加工中心平台上的倒L形压臂,平顶压卡装置的倒L形压臂顶部安装有用于压设平顶外壁的垂直压头,圆顶压卡装置的倒L形压臂顶部安装有用于压设圆顶外壁的斜向压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定位块和垂向定位块顶部均具有一接触面,其中所述垂向定位块上的接触面为一用于与车顶组成一侧下沿底面接触的水平面,所述侧向定位块上的接触面为一用于与车顶组成另一侧下沿底面接触的水平面和一用于与车顶组成该侧下沿侧面接触的垂直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通过雷尼绍测头的测量并调整车顶组成底面与加工中心工作台平行;
步骤32:以空调框中心及平顶端部返车顶组成坐标系X轴零点坐标,车顶组成坐标系Y轴零点坐标取空调框中心到平顶C型槽中心炉里的平均值,取X轴、Y轴零点坐标所在的圆顶横截面的Z轴最高点为车顶组成坐标系Z轴零点坐标;
步骤33:通过雷尼绍测通测量安装锁紧装置的车顶面Z轴最高点坐标和Z轴最底点坐标:
步骤34:将步骤33中Z轴最高点坐标与Z轴最底点坐标差值的一半补偿至步骤32中车顶组成坐标系Z轴零点坐标中;最终确定车顶组成坐标系的零点坐标;
步骤35:调整加工中心的编程坐标系使得编程坐标系零点坐标与车顶组成坐标系的零点坐标一致。
7.一种轨道车辆车顶锁紧装置加工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撑车体平顶内壁的平顶支撑横梁、至少一个用于支撑车体圆顶内壁的圆顶支撑横梁、与平顶支撑横梁配合用于压卡车体平顶外壁的平顶压卡装置、与圆顶支撑横梁配合用于压卡车体圆顶外壁的圆顶压卡装置、用于侧向定位车顶组成的侧向定位块和垂向定位块;平顶支撑横梁和圆顶支撑横梁底部均安装在加工中心平台上,顶部均具有与车顶内壁配合的支撑面;平顶压卡装置和圆顶压卡装置底部均安装在加工中心平台上,顶部均具有与车顶外壁配合压头;侧向定位块和垂向定位块顶部均具有与车顶组成两侧配合的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2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