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箱连接器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6316.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林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连接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充换电站的电池箱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建设也在逐步展开。在充换电站中,要用到电池箱连接器,需要承受大电流负载,因此要求接线时采用较大扭矩以确保将导线压实在电池箱连接器的接线柱上。例如EV-BC750V/400A大电流连接器,在进行接线时,要求扭矩达到35Nm。但是,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一般为塑料件,当接线柱上的大扭矩传递至绝缘壳体时,绝缘壳体与接线柱连接的部位容易发生开裂等损坏。为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一般是在接线柱的接线端加工出外螺纹,通过两个螺母锁紧导线,在接线时,需一只手使用工具夹紧下方螺母,另一只手对上方螺母进行锁紧,避免扭矩传递给接线柱,操作困难,而且无法控制导线走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使汽车充换电站的电池箱连接器能够承受大扭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电池箱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
绝缘壳体;
金属嵌件,其为两底面之间具有通孔的直棱柱形,所述通孔部分为圆孔,部分为六方孔;
接线柱,其中部具有六棱柱形部分,并且在其接线端与所述六棱柱形部分之间具有环形卡槽;
所述金属嵌件嵌入所述绝缘壳体,所述接线柱插入所述金属嵌件的通孔,所述接线柱的六棱柱形部分与所述金属嵌件的六方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嵌件的侧面具有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的接线端具有内螺纹。
由于在绝缘壳体中嵌入金属嵌件,且金属嵌件为直棱柱形,因此绝缘壳体能够承受较大的扭矩,当接线时,接线柱上的扭矩通过接线柱的六棱柱形部分传递给金属嵌件,再传递给绝缘壳体,避免了壳体损坏。通过接线柱上的环形卡槽,能够实现接线柱与金属嵌件、绝缘壳体的定位。
进一步地,金属嵌件的侧面具有环形凹槽,能够使金属嵌件更好地嵌合在绝缘壳体中,避免嵌件脱落。
进一步地,在接线柱的接线端加工出内螺纹,能够采用螺栓压紧导线,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金属嵌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线柱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金属嵌件10的结构。金属嵌件10为直棱柱形,在本实施例中,直棱柱为八棱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象,其还能够是六棱柱、五棱柱等形状。在金属嵌件10的两个底面之间,开有通孔。通孔的一部分是圆孔11,一部分是六方孔12。在金属嵌件10的侧面,具有环形凹槽13。
图2示出了接线柱20的结构。接线柱20的接线端21具有内螺纹,中部具有六棱柱形部分22。在接线端21与六棱柱形部分22之间,接线柱20的外表面上加工出环形卡槽23。
图3表明了绝缘壳体30、金属嵌件10和接线柱20是如何装配到一起形成电池箱连接器的连接结构的。为了清晰,在图3中,绝缘壳体30以虚线示意性示出。绝缘壳体30一般由塑料制造,通过注射、模压等方式成型。金属嵌件10嵌入到绝缘壳体30中。由于金属嵌件30的侧面上具有环形凹槽13,使得金属嵌件30的嵌合更牢固,不容易脱落。接线柱20的接线端21穿过金属嵌件10的六方孔12和圆孔11,伸出绝缘壳体30。接线柱20的六棱柱形部分22与金属嵌件的六方孔12配合。在环形卡槽23上安装弹簧卡圈50,并能够根据需要在弹簧卡圈与绝缘壳体30的端面之间增加平垫40,从而将接线柱20固定在金属嵌件10内。接线时,将导线的接线端子套在螺栓60上,然后将螺栓60旋入接线柱20的接线端21的内螺纹。此时操作人员能够一只手旋紧螺栓,另一只手保持导线走向,接线方便。旋转螺栓60压紧导线时,扭矩会通过接线柱20的六棱柱部分22传递给金属嵌件10,然后再通过金属嵌件10传递给绝缘壳体30。由于金属嵌件10的存在,即使采用了较大的扭矩,仍然能够保证绝缘壳体30不容易发生损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想象,接线端21也能够具有外螺纹,此时只用一个螺母即可压紧导线,不再需要双螺母锁紧。但采用螺母锁紧压实导线,需要在绝缘壳体30外部预留较长的接线端21,而采用螺栓锁紧压实导线,能够使螺栓进入接线柱20内部,不需要在绝缘壳体30外部留较长的接线端21,节省空间,因此接线端21加工出内螺纹更具优势。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林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林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电动、发电集成机组及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
- 下一篇:无线IC卡智能读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