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压力检测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5886.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4 | 分类号: | H01H35/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刘建年 |
地址: | 11605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压力 检测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检测机构,特别是检测软胶管内流体的压力。
背景技术 生物塑化标本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标本管道进行特殊颜色的灌注,如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有机高分子试剂进行灌注。目前,对大、中型脊椎动物或海洋动物标本管道进行灌注的工艺已由手工操作实现了气动自动灌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气动灌注过程中为了防止灌注速度过快或灌注压力高于标本内管道的承受压力,造成管道的破损,甚至造成标本整体报废,根据工艺的要求,标本的注胶口和气压罐之间采用软胶管进行连结。当压力过大时,软管对来自设备的高压能进行有效的缓冲,防止标本管道的爆裂,保护标本管道的不受损伤。在生物标本塑化的灌注工艺中,有时会遇到动物标本的血管栓塞,或管道灌注结束,注胶机未及时停止工作,管道加注仍在继续,此时胶管会变形破裂,使得注胶机和已注入标本管道内的高分子化学试剂外溢,造成损失。所以在此工艺进行过程中需要有人长时间观察并控制。它的不足之处是:不仅浪费人力成本,而且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胶管变形、破裂,造成物料甚至标本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检测胶管内流体压力、防止胶管及标本血管变形或破裂的环形压力检测开关。
本发明主要包括有基板、压力杆、弹簧、内压力触板、动触点触板、静触点触板、箍套及调节螺杆。其中,基板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条板,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通孔,最好通孔内设有套管,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一根两端分别位于基板两侧的压力杆,这两压力杆一侧套有弹簧、端顶与同一块压力触板相连;这两压力杆另一侧的端顶与同一块动触点触板相连,该动触点触板上设有动触点,最好为上下两个,与动触点相对应的静触点设在与动触点有一定间距的静触点触板上,该静触点触板呈门字形,其两端固定在基板上。上述动触点触板和静触点触板分别与两根导线的一端相连,这两根导线的另一端与控制机构和/或报警器相连。上述检测组件为相同的两个,它们的基板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半圆环外周面相连,最好与两个半圆环中部相连,每个半圆环的两端均设有外翻的连接耳,穿过连接耳上通孔的调节螺杆将上下4个半圆环组成上下两个箍套,并且箍套上的检测组件相对。
使用前,先取一小节软管,将其一端与标本的血管引出端相连,然后在软管外面套上本发明的检测开关,再将软胶管的另一端套在与注胶机气罐相连的硬塑料管上。将本发明检测开关的导线与相应的控制电路相连,按照胶管的粗细调节箍套上的调节螺杆,即箍套与胶管外径的距离基本等于动触点触板到静触点触板的距离。使用时,当胶管内压力增大,胶管膨胀时,内压力触板受到挤压,便向外侧挤压弹簧,于是便使压力杆和与其相连的动触点触板向静触点触板方向移动,当达到规定膨胀量时,动、静触点相碰,控制电路接通,在报警同时关掉气压阀门,保护胶管及标本的血管不会破裂,防止工艺事故发生。当胶管压力恢复正常时,内压力触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动触板触点与静触板触点脱离,生物标本塑化灌注继续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无人操作、自动控制,不仅准确及时而且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可确保生物标本塑化灌注安全;
2、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立体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主视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环形压力检测开关的使用简图中,基板1是由绝缘电木板制成的条板,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内设有套管2,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一根两端分别位于基板两侧的压力杆3,这两压力杆一侧套有弹簧4、端顶与同一块压力触板5相连;这两压力杆另一侧的端顶与同一块动触点触板6相连,该动触点触板上设有上下两个动触点7,与动触点相对应的静触点8设在与动触点有一定间距的静触点触板9上,该静触点触板呈门字形,其两端固定在基板上。上述动触点触板和静触点触板分别与两根导线10的一端相连,这两根导线的另一端与控制机构和/或报警器相连。上述检测组件为相同的两个,它们的基板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半圆环外周面中部相连,每个半圆环的两端均设有外翻的连接耳,穿过连接耳上通孔的调节螺杆11将上下4个半圆环组成上下两个可套在胶管12外的箍套13,并且箍套上的检测组件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