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疮疹的中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5435.7 申请日: 2012-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2908420A 公开(公告)日: 2013-02-06
发明(设计)人: 陈文中 申请(专利权)人: 陈文中
主分类号: A61K36/718 分类号: A61K36/718;A61P31/22;A61K31/045;A61K35/54;A61K35/64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39400 安徽省滁州***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带状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疮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带状疮疹是由水痘疮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症状性、神经性、病毒性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为“腰缠火丹”。易发于春秋季节,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成簇疱疹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为单侧性,伴有疼痛易留后遗神经痛为特征。

目前,医院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抗病毒药物治疗,这些常规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会有并发症,患者恢复缓慢,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痛苦,易留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疮疹的中药,它的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带状疮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冰片3-7、黄连3-7、生大黄28-32、蜈蚣1-5、鸡蛋清13-17、羊眼花1-5。

一种治疗带状疮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冰片5、黄连5、生大黄30、蜈蚣3、鸡蛋清15、羊眼花3。

中医认为,带状疮疹的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腠理,经络壅遏气血,而发为疱疹。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配方中,冰片通诸窍、散瘀火;羊眼花、黄连、生大黄清热解毒;蜈蚣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可以有效减轻带状疮疹患者的痛苦,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带状疮疹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冰片5、黄连5、生大黄30、蜈蚣3、鸡蛋清15、羊眼花3。

称取以上对应组的原料组分,将冰片、黄连、生大黄和蜈蚣共研细沫,再用鸡蛋清调均匀即可,外敷于患处表面,一日外敷2-4次。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李某,男,40岁,半月前感肚腹—带皮肤不适,表面无明显疤,肌肤之里疼痛,经查为带状疮疹,遂进行中医治疗处方:冰片5g,黄连5g,生大黄30g,蜈蚣3g,羊眼花3g,上药共研细沫,鸡蛋清调均匀,外敷于皮肤表面。治疗3天后,消肿止痛,患者恢复健康。

病例二:

陈某,女,54岁,一周前,出现腰脊疼痛,皮肤表面有红肿,斑疹突出皮肤表面,剧烈疼痛,舌红、苔略黄,脉浮数。处方:冰片5g,黄连5g,生大黄30g,蜈蚣3g,羊眼花3g,上药共研细沫,鸡蛋清调匀,外敷患处。治疗5天后,消肿止痛,随访无复发。

病例三:

胡某,男,60岁,近半月来出现肚腹周围皮肤红肿疼痛,表面有斑疹突起,并呈带状分布,西医治疗无效,遂中医药治疗。处方:冰片5g,黄连5g,生大黄30g,蜈蚣3g,羊眼花3g。上药共研细沫,鸡蛋清调均匀,外敷于患处。一周后,患处消肿,皮肤恢复健康,随访无复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中,未经陈文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