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5301.5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足塚亮祐;桥本秀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金属精密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孔装置,该穿孔装置使穿孔刀与例如纸类、树脂薄膜类、金属箔类、或由纸类、树脂薄膜类、金属箔类层叠而成的物体(以下,统称为“被穿孔物”)相接触而进行穿孔。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上述的使穿孔刀与被穿孔物相接触而进行穿孔的穿孔装置,例如,公知有:利用螺线管的磁力使穿孔刀往复移动的装置(专利文献1)、以及利用特别设于穿孔刀的一端的凸轮机构的下压力和克服该下压力的弹簧力来使穿孔刀往复移动的装置(专利文献2)。上述穿孔装置是在不使穿孔刀绕自身的轴线旋转的情况下使穿孔刀与被穿孔物相接触而进行穿孔的方式(以下,称作“单动式”)。
另外,例如,公知有:双齿轮式装置(专利文献3),其在利用一个齿轮机构使穿孔刀绕轴线旋转的同时利用另一个齿轮机构使穿孔刀往复移动;曲拐连杆式装置(专利文献4),其在穿孔刀的外周设置一条螺旋状槽并在使固定于穿孔刀之外的装置主体的卡合销与上述螺旋状槽相卡合的基础上,利用曲轴机构,通过连杆的下压使穿孔刀一边绕轴线旋转一边往复移动。上述穿孔装置是一边使穿孔刀绕自身的轴线旋转(自转)一边使穿孔刀与被穿孔物相接触而进行穿孔的方式(以下,称作“自转式”)。
利用单动式的穿孔装置对被穿孔物进行穿孔的方式如下:使穿孔刀向穿孔方向移动而与被穿孔物相接触,其刀尖刺破被穿孔物,进而使刀尖一边嵌入被穿孔物一边冲压该被穿孔物。另外,利用自转式的穿孔装置对被穿孔物进行穿孔的方式如下:穿孔刀一边自转一边向穿孔方向移动而与被穿孔物相接触,其刀尖切开被穿孔物的表面,进而使刀尖一边切入被穿孔物一边贯穿该被穿孔物。对于利用刀尖一边切开被穿孔物一边进行穿孔的自转式的穿孔装置,其具有因穿孔阻力较小而使所需的穿孔力较小即可的优点,并在穿孔装置的驱动源的小型化、节能化方面有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14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412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138599号公报
在以往的单动式、自动式的穿孔装置中,穿孔刀的驱动机成为决定整个穿孔装置的形状尺寸的支配性因素之一。近年来,虽然强烈希望实现穿孔装置的紧凑化,但是,实现穿孔刀的驱动机构的紧凑化并不容易,穿孔装置的紧凑化不能令人满意。因而,期望解决与穿孔刀的驱动机构相关的问题,例如,在螺线管式的驱动机构中,存在要使螺线管自身小型化、增强输出的问题,在凸轮下压式、双齿轮旋转式的驱动机构中,存在要削减零件数量、缩小占用空间的问题,在曲轴下压旋转式的驱动机构中,存在要缩小机构动作所需的空间、使形成在作为特殊材料的穿孔刀上的螺旋状槽的加工费用降低、及简化穿孔刀的旋转控制的问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穿孔刀的驱动机构在机械上和控制上简化且实现了显著紧凑化的单动式、自转式的穿孔装置。
本发明人特别地详细研究了形成在上述曲拐连杆式的穿孔刀上的螺旋状槽与卡合销的结构关系,发现一种能够通过在与驱动源相连结的旋转轴的外周上形成两条螺旋状槽并利用该旋转轴的一个方向的旋转来使穿孔刀在直线上往复移动的机械结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的单动式及自转式的穿孔装置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穿孔装置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穿孔刀与被穿孔物相接触而进行穿孔的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孔装置具有:旋转轴体,其在轴的外周上包括在穿孔方向侧连续且彼此呈相反卷绕关系的两条螺旋状槽,上述轴沿着上述穿孔刀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引导体,其与上述穿孔刀相连结,并与上述螺旋状槽相卡合,用于将上述旋转轴体的旋转变换成在轴向上的移动,通过上述旋转轴体的旋转,使上述引导体沿着上述螺旋状槽中的一个螺旋状槽向穿孔方向移动,从而使与上述引导体相连结的上述穿孔刀向穿孔方向移动,在上述穿孔刀对上述被穿孔物进行了穿孔后,通过使上述引导体沿着上述螺旋状槽中的另一个螺旋状槽向复位方向移动,从而使上述引导体和上述穿孔刀向复位方向移动。在该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上述旋转轴体的两条螺旋状槽在复位方向侧也连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金属精密,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金属精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源触摸屏式控制面板
- 下一篇:甲酸气体静态检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