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5139.7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龙;朱静;樊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水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消声器,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排气消声器中为达到防腐性能,一般是采用虹吸管或者壳体最低点打孔的方式进行冷凝水排出。对于前者由于虹吸管需要较大的压力差才能达排水效果,所以在城市行车车辆运行速度较低的条件下,单纯的虹吸管设计就会失效,造成消声器被冷凝水腐蚀;后者虽然排水能力较强,但是消声器壳体外表面在排水孔附近腐蚀会较严重,影响外观;另外排气孔设计中,在车辆怠速时,冷凝水也会排出,从而导致车辆停置处的地面会出现积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低速排水性能好、耐腐蚀的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前挡板、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将壳体分隔成前腔、中腔和后腔,一进气管跨越前腔和中腔架设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一出气管跨越后腔和中腔架设在后挡板和前挡板上;还包括虹吸管;所述出气管中间设有一段文丘里管,所述虹吸管连接在文丘里管的口径最小位置并与文丘里管连通。
所述的文丘里管设置在位于壳体后腔的出气管中间。
所述虹吸管连接在文丘里管的下方并且虹吸口朝下接近壳体的底板。
所述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为多孔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由于在出气管中间设有一段文丘里管并安装了虹吸管,大大提高了车辆低速排水性能,从而使消声器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消声器的寿命;
二、由于冷凝水不通过消声器壳体排出而是通过出气管带出,消声器壳体的外表面不会与冷凝水接触,避免了外表面的腐蚀,保证了外观美观;
三、由于该结构能避免车辆怠速停置时排出冷凝水,积存在地面,从而也保护了怠速停置处的环境卫生;
四、只需在消声器出气管增加一个截面变化,构建出一个文丘里管即可,结构简单,成本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内设有前挡板2、后挡板3,前挡板2和后挡板3将壳体分隔成前腔11、中腔12和后腔13,一进气管4跨越前腔和中腔架设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一出气管5跨越后腔和中腔架设在后挡板和前挡板上;还包括虹吸管6,在出气管5中间设有一段文丘里管51,该文丘里管51设置在位于壳体后腔13的出气管中间。虹吸管6连接在文丘里管51的口径最小位置的下方并且虹吸口朝下接近壳体的底板。
本发明中的前挡板2和后挡板3均为多孔挡板。
本发明的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的工作原理是,经过进气管的气流与噪音,首先进入后腔,然后从后腔折返穿过后挡板进入中腔,经过中腔消音后,再从前挡板出来进入前腔,又从前腔折返进入出气管,由出气管向外排出。积存在壳体内的冷凝水则通过虹吸管吸入文丘里管,进而从出气管随气流排出。通常汽车低速运行时,排气气流流速较小,一般的消声器很难将冷凝水有效排出,而在本发明中,出气管上的文丘里管能够使低速气流加速,并利用加速后的气流产生较高的负压,而虹吸管的位置正好处于文丘里管中流速最大的位置,从而提升消声器在车辆低速运行工况下的排水效果,改善消声器的耐腐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与玻璃绝缘子低温抗冻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氟微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