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体的安装构造及调色剂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3727.7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1/06 | 分类号: | F16D1/06;G03G21/16;G03G21/10;G03G15/08;B41J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安装 构造 调色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旋转轴传递动力的齿轮、带轮等传动体和旋转轴的端部之间的安装构造、以及具有这样的安装构造的调色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静电复印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形成在感光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记录纸等之后,通过清洁装置回收残留在感光鼓表面上的调色剂。
在这样的清洁装置中,具有:刮去残留在感光鼓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刮板;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刮板,并且收容被刮板刮落的调色剂;调色剂输送螺杆,沿规定方向输送壳体内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输送螺杆被输送的调色剂被排出到壳体的外部并回收。
调色剂输送螺杆成为在旋转轴的周围设有螺旋状输送叶片的结构,通过使旋转轴旋转,输送叶片也一体地旋转。由此,调色剂通过输送叶片沿旋转轴被输送。
调色剂输送螺杆中的旋转轴的一个端部穿过设置在壳体侧板上的通孔,并向壳体的外部突出,在突出的旋转轴的端部安装有具有轴孔的齿轮。齿轮以能够与旋转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旋转轴的一个端部上。安装在旋转轴的一个端部上的齿轮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设置于壳体侧板上的通孔内。电机等的旋转力被传递到齿轮,齿轮旋转,由此旋转轴旋转。
另外,在旋转轴上设置有从壳体的内部密封通孔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由具有弹性的海绵体等构成,在与旋转轴嵌合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凸缘部被压接在通孔周围的侧板的表面。
该情况下,通过密封部件的反作用力,在壳体的外侧,相对于旋转轴的脱落被限制的齿轮被压接在壳体的侧板上。因此,可能会对于将齿轮压抵在壳体侧板上的旋转轴的防脱部分施加大的力。为此,需要即使对于旋转轴的防脱部分施加大的力也不容易消除防脱作用的结构。
为防止安装在旋转轴上的齿轮脱落,公知使用E形环。但是,由于E形环被安装在形成于旋转轴端部的槽内,所以需要对旋转轴的端部在全周范围内形成沿旋转轴周向的槽。调色剂输送螺杆通常是通过合成树脂将3~5mm左右的小径旋转轴和输送叶片一体成形而形成的,在3~5mm左右的小径旋转轴上在周向的全周范围内形成槽时,旋转轴的强度明显降低。
由此,安装在旋转轴上的齿轮在从侧板远离的方向上,向E形环施加沿轴向的大的力时,旋转轴容易损坏,不能防止齿轮相对于旋转轴脱落。
为防止齿轮脱落,还公知使用与E形环不同的、前端部的外径能够缩小的卡扣配合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5522号公报)公开了在防止摆动齿轮脱落的状态下能够旋转地进行支承的合成树脂制的卡扣配合部件。专利文献1公开的卡扣配合部件具有圆锥形的前端部。前端部具有比支承摆动齿轮的轴部的外径大的外径。在圆锥形状的前端部的轴心部形成有孔,通过来自外部的压力使孔收缩,由此缩小前端部的外径。
在通过来自外部的压力缩小外径时,卡扣配合部件的前端部能够穿过设置在摆动齿轮的轴心部的齿轮孔。解除来自外部的压力时,前端部的外径变得比齿轮孔大,前端部卡合在摆动齿轮中齿轮孔周围的部分。由此,防止齿轮从卡扣配合部件脱落。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卡扣配合部件中,为可靠地防止摆动齿轮从卡扣配合部件拔出,以使与摆动齿轮卡合的前端部的面积变大的方式,增大前端部的外径即可。但是,该情况下,为使前端部穿过摆动齿轮的齿轮孔,需要以前端部的外径能够大幅度收缩的方式,增大设置在轴心部的孔的直径。
但是,增大轴心部的孔的直径后,前端部整体的强度降低,因此,使前端部的外径变小地收缩存在极限。像这样,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卡扣配合部件中,不能增大配合部件的前端部和齿轮的卡合部分的面积,不能可靠地防止如设置在前述清洁部件上的调色剂输送螺杆的旋转轴那样的、沿旋转轴轴向施加大的力的齿轮脱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03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体相对于旋转轴的安装构造,沿轴向从旋转轴脱离的方向的力作用于安装在旋转轴上的传动体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坏旋转轴,而能可靠地防止传动体脱落。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具有这样的安装构造的调色剂输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