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系统的焊接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3383.X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吕智强;鞠凤鸣;吕光阳;崔贤基;孙志强;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太阳能 发电 聚光 系统 焊接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焊接支架。
背景技术
支架用于支撑太阳能热发电聚光系统,技术尚未成熟,处于探索阶段,现有支架上的各支撑单元之间大多采用螺栓连接,虽然连接方便,但是在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承受强度不够,易发生松动,从而影响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的性能,甚至破坏集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系统的焊接支架,以解决现有支撑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支架上的各支撑单元之间大多采用螺栓连接,在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承受强度不够,易发生松动,从而影响集热系统的性能,甚至破坏集热系统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系统的焊接支架,所述焊接支架包括扭力管、两个轴头、三个集热管支撑体、三个第一连接板、多个悬臂、多个第二连接板及两个支撑塔桥;扭力管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轴头,扭力管与两个轴头同轴设置,扭力管的两端通过两个轴头与两个支撑塔桥的上端转动连接,三个第一连接板沿扭力管的轴向并列设置并均与扭力管外侧面的顶端焊接,三个集热管支撑体与三个第一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集热管支撑体的下端与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扭力管外侧面的顶端及底端各分别沿扭力管的轴向并列设置焊接有多个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扭力管外侧面顶端的第二连接板与设置在扭力管外侧面底端的第二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悬臂相对于扭力管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扭力管长度方向的两侧,且设置在扭力管长度方向两侧的多个悬臂一一对应设置,悬臂的一端宽于另一端,每两个相对应设置的悬臂的宽端与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焊接支架保证了金属的连续性,气密性和水密性都较好,结构刚性也较大,结构的整体性较好,钢材上无需打孔钻眼,既省工省时,又不使材料的截面积受到减损,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震动和其他机械冲击也不可能使焊接接头松动。焊接部位不会发生相对移动,接触面不会氧化。二、焊接支架提高了支架承受的强度,能避免支架松动,确保了发电系统能够更为稳定的工作,增加了发电系统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寿命。利用三个集热管支撑体支撑集热管,保持集热管在正确的位置(抛物槽焦点),并能容许热量膨胀产生的位移。三、扭力管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外加负载,高刚度来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扭力管的外侧面固接有悬臂,扭力管的两端通过焊接的轴头与两个支撑塔桥的上端转动连接,使得焊接支架整体防风性能强,安装简单,费用低,综合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焊接支架与地基固定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焊接支架的轴测图,图3是本发明的焊接支架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适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系统的焊接支架,所述焊接支架包括扭力管3、两个轴头1、三个集热管支撑体5、三个第一连接板6、多个悬臂2、多个第二连接板8及两个支撑塔桥4;扭力管3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轴头1,扭力管3与两个轴头1同轴设置,扭力管3的两端通过两个轴头1与两个支撑塔桥4的上端转动连接,三个第一连接板6沿扭力管3的轴向并列设置并均与扭力管3外侧面的顶端焊接,三个集热管支撑体5与三个第一连接板6一一对应设置,集热管支撑体5的下端与第一连接板6可拆卸连接(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扭力管3外侧面的顶端及底端各分别沿扭力管3的轴向并列设置焊接有多个第二连接板8,设置在扭力管3外侧面顶端的第二连接板8与设置在扭力管3外侧面底端的第二连接板8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悬臂2相对于扭力管3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扭力管3长度方向的两侧,且设置在扭力管3长度方向两侧的多个悬臂2一一对应设置,悬臂2的一端宽于另一端,每两个相对应设置的悬臂2的宽端与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板8可拆卸连接(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及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悬臂2沿扭力管3的轴向等间距设置。这样就能确保悬臂2对每块镜子支撑力是相同的,避免镜子受力不均带来损害。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