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箱用隔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2637.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德;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4 | 分类号: | B65D25/04;B65D5/4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箱 隔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成型速度快、结构稳定的用于包装箱的隔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激凌或奶包装箱时,一般会在包装箱内放置一隔板,现有的隔板基本为十字隔板,由于十字隔板的连接处采用活动连接,因此隔板放入包装箱后,隔板的部件不能成型为一个正常的“十”字形;另外在置入包装产品时,由于包装产品带有一定的动量,使得十字隔板的横竖部分在包装产品的碰撞下会发生偏移,无法达到预先设定的空间分割目的,给产品的包装速度、包装效果带来了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型速度快、结构稳定的包装箱用隔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包装箱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皆为中空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且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展开状态呈矩形框,所述第一框体上的任一侧棱与第二框体上的任一侧棱相连,通过侧棱相连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构成的隔板的横截面呈8字形。
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以用于连接的侧棱为对称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隔板的结构为中心对称图形且隔板的对称中心轴为用于连接的侧棱。
用于连接的侧棱之间相互嵌置连接。
用于连接的侧棱之间采用粘结相连。
所述隔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的竖直边与用于连接的侧棱平行设置且延伸面的竖直边与用于连接的侧棱分别位于与连接的侧棱相连的隔板的内侧面的两端。
所述延伸面的面积不大于与其相连的隔板的外侧面的面积。
所述延伸面的位于第一框体和/或第二框体上。
所述延伸面的数量为1-4个。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两个框体相连构成的隔板合拢状态时近似为一字形面板,储存、运输方便,且该隔板嵌入包装箱内时恰好呈展开状态,两个矩形框将包装箱的内腔分割为四个大小相同、结构稳定的区域,提高了产品的包装速度、包装效果以及生产效率;同时延伸面的设置加强了隔板对包装箱内产品的保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合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隔板上设置延伸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隔板;2—第一框体;3—第二框体;4—侧棱;5—延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包装箱用隔板,隔板1包括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皆为中空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且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的展开状态呈矩形框,第一框体2上的任一侧棱4与第二框体3上的任一侧棱4相连,用于连接的侧棱4之间可采用相互嵌置连接、粘结相连等多种连接方式,通过侧棱4相连的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构成的隔板1的横截面呈8字形且该隔板1的结构为中心对称图形,隔板1的对称中心轴为用于连接的侧棱4且隔板1的合拢状态时近似为一字形面板;另外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之间以用于连接的侧棱4为对称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为加强隔板1的结构对包装箱内产品的保护,可在隔板1的外侧面上设置1-4个延伸面5,该延伸面可设置在第一框体2和/或第二框体3上,在第一框体2上设有一个延伸面5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延伸面5的竖直边与用于连接的侧棱4平行设置且延伸面5的竖直边与用于连接的侧棱4分别位于与连接的侧棱4相连的隔板1的内侧面的两端,且延伸面5的面积不大于与其相连的隔板1的外侧面的面积,即延伸面5仍处于隔板1的外侧面构成的大矩形范围内。当隔板1展开时,该延伸面5平行或垂直于与连接的侧棱4相连的隔板1的内侧面。
本发明使用时,将隔板1放入包装箱内,由于包装箱内的空间大小限制,使得隔板1放入包装箱后恰好呈展开状态,此时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为矩形框,两个矩形框将包装箱的内腔分割为四个大小相同、结构稳定的区域,提高了产品的包装速度、包装效果以及生产效率;同时延伸面的设置可放置包装箱上设置的提手等对包装箱内产品的磨损,加强了隔板1对包装箱内产品的保护;另外隔板1合拢状态时近似为一字形面板,储存、运输方便;具有成型速度快、结构稳定且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本发明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氨酰胺酰环化酶抑制剂
- 下一篇:硫酸化低聚羟基羧酸酯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