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轮除湿机的吸附剂粘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1351.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7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成岚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3/10;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除湿机 吸附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吸附剂粘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转轮除湿机的吸附剂粘接方法,属于能源除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升温除湿的典型代表。目前,全世界转轮除湿机的主要产品是在美国、日本、瑞典和中国等地,中国的转轮除湿机也发展20多年,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国、日本、瑞典等国的企业中,所以在市场的地位并不显著。作为转轮吸附式除湿机,其最主要的核心部件是除湿转轮,它是属高密集技术的特点。转轮的制造是以铝制基材或无机纤维基材经由成型机制成蜂巢状转轮后,涂覆吸附剂,并热处理,使吸附剂在转轮上沉积固化。这样,高效吸附剂加以转轮自身结构,不仅保证了转轮与空气接触的巨大面积,也提高转轮的吸湿效率,增加吸湿能力。目前,我国的生产企业基本是购买国外的除湿转轮,然后整机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目前我国除湿转轮大部分是进口,提出一种转轮吸附剂粘接方法,使之具有高吸湿量、再生温度低、稳定性高、机械性能高,使我国企业可自行生产除湿转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一定的技术方式将铝制基材浸泡在水玻璃中涂覆,干燥后,再将铝制基材浸泡在吸附剂中涂覆,然后固化,实现吸附剂的物理吸附。因此,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吸附剂的粘接方法,同时为了吸附剂有最大吸湿量,确定粘接剂及用量是技术的关键。具体配制方法如下:
1、首先,将铝制基材浸泡在水玻璃中涂覆,浸泡时间1~2小时,后取出,在室温下干燥5~10小时。
2、将吸附剂配制成粘稠的浆状物,用电磁搅拌机搅拌均匀,将所得浆状物浸泡涂覆第1步处理的铝制基材,浸泡时间1~2个小时。
3、将第2步处理铝制基材取出,热处理,在95℃下用烘箱干燥,吸附层在铝制基材上沉积固化。根据上述技术方式在铝制基材上涂覆层的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1.2克/立方厘米。
上述所说的水玻璃模数为2.2~2.5,其浓度20~50%。
上述所说的吸附剂为4A分子筛,其浓度15~35%。
本发明的吸附剂粘接方法应用于转轮,使之具有高吸湿量、再生温度低、稳定性高及机械性能高等优点,从而使转轮除湿机的除湿性能得到改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首先,在烧杯中加入80克去离子水,然后加入模数为2.2的水玻璃20克,用电磁搅拌机搅拌均匀,将铝制基材浸泡涂覆,浸泡时间1~2小时,后取出,在室温下干燥5~10小时。
2、称取4A分子筛30克分散在15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粘稠的浆状物,用电磁搅拌机搅拌均匀,将所得浆状物浸泡涂覆第1步处理的铝制基材,浸泡时间1~2个小时。
3、将第2步处理铝制基材取出,热处理,在95℃下用烘箱干燥,吸附层在铝制基材上沉积固化。根据上述技术方式在铝制基材上涂覆层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空隙率为61%。
实施例2:
1、首先,在烧杯中加入70克去离子水,然后加入模数为2.2的水玻璃30克,用电磁搅拌机搅拌均匀,将铝制基材浸泡涂覆,浸泡时间1~2小时,后取出,在室温下干燥5~10小时。
2、称取4A分子筛30克分散在15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粘稠的浆状物,用电磁搅拌机搅拌均匀,将所得浆状物浸泡涂覆第1步处理的铝制基材,浸泡时间1~2个小时。
3、将第2步处理铝制基材取出,热处理,在95℃下用烘箱干燥,吸附层在铝制基材上沉积固化。根据上述技术方式在铝制基材上涂覆层的密度为1.0克/立方厘米。空隙率为59%
实施例3:
1、首先,在烧杯中加入60克去离子水,然后加入模数为2.2的水玻璃40克,用电磁搅拌机搅拌均匀,将铝制基材浸泡涂覆,浸泡时间1~2小时,后取出,在室温下干燥5~10小时。
2、称取4A分子筛30克分散在15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粘稠的浆状物,用电磁搅拌机搅拌均匀,将所得浆状物浸泡涂覆第1步处理的铝制基材,浸泡时间1~2个小时。
3、将第2步处理铝制基材取出,热处理,在95℃下用烘箱干燥,吸附层在铝制基材上沉积固化。根据上述技术方式在铝制基材上涂覆层的密度为1.1克/立方厘米。空隙率为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成岚,未经胡成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