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泡防振弹性支架及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0909.9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吴银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108 | 分类号: | F21V21/108;F21V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泡 弹性 支架 灯具 | ||
本发明提供了灯泡防振弹性支架,安装于灯壳内,由一弹性钢丝弯绕形成,其包括用于夹持灯泡玻壳的夹持圈及连接所述夹持圈和灯壳的连接臂,所述夹持圈为所述弹性钢丝通过弯曲后围合形成的圆圈,所述连接臂为该弹性钢丝弯成所述夹持圈后从其交接点处分别向外延伸而成,所述连接臂末端设有连接部,其具有结构简单稳固、防震性能好、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了灯具,包括灯壳、灯座、灯泡及上述防振弹性支架,所述灯座设于所述灯壳内,所述灯泡通过上述防振弹性支架安装于所述灯座上。灯具遇到振动时,灯泡防振弹性支架可向灯泡提供阻尼力以降低灯泡的振动幅度,防止灯泡因瞬间振动幅度过大而破裂,起到防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灯泡防振弹性支架及使用该支架的灯具。
背景技术
长杆状灯泡在遇到振动时,其振动幅度会较大,容易使得灯泡松动,与灯座之间接触不良,造成灯泡时亮时灭;若振动太激烈,会造成灯泡的玻壳破裂。因此,在灯具内常会设置有减振结构以降低长杆状灯泡的振动幅度,现有技术中,有些是在灯具内预先设置用于夹持灯泡的防振夹持片,灯泡插入灯座后,再向夹持片推压,使之卡夹于夹持片内,这种方式,其灯座也需要配合设计有摆动功能,制造成本高,而且,振动太激烈时,灯泡也容易从夹持片上脱离;还有一些是使用防振圈套于灯泡上,然后固定于灯座上,灯座再安装防振片以达到防振效果,这种方式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结构简单稳固、防震性能好、制造成本非常低的灯泡防振弹性支架,其可方便快捷地套夹于灯泡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灯泡防振弹性支架,安装于灯壳内,由一弹性钢丝弯绕形成,其包括用于夹持灯泡玻壳的夹持圈及连接所述夹持圈和灯壳的连接臂,所述夹持圈为所述弹性钢丝通过弯曲后围合形成的圆圈,所述连接臂为该弹性钢丝弯成所述夹持圈后从其交接点处分别向外延伸而成,所述连接臂末端设有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由首段、过渡段及末段依次首尾相接构成,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末段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的首段为所述弹性钢丝弯曲后沿其夹持圈的交接点位置水平或斜向向外延伸的部分,所述过渡段为从所述首段末端向下折弯的部分,所述末段为所述过渡段末端沿所述首段和所述过渡段的平面向外呈90°折弯的部分。
具体地,所述首段、过渡段及末段之间的交接处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弯设有可穿设螺钉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所述连接臂末端折弯后向外延伸的插轴,其设有可防止该插轴转动的止挡面。
优选地,所述夹持圈上缠绕有石棉布。
本发明提供的灯泡防振弹性支架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1)本发明由一条弹性钢丝绕成,不但具有很好的防振效果,而且制造效率高、成本非常低廉。
2)夹持圈采用非封闭结构,其可根据需要调整夹持圈的直径,可稳固地套夹于不同大小的灯泡上,为不同型号的灯泡及外形尺寸有加工误差的灯泡提供了方便;而且,连接臂为夹持圈断开处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而成且是弹性材料制成,当灯泡受到振动时,连接臂提供阻尼力以降低灯泡的振动幅度,防止灯泡因瞬间振动幅度过大而破裂,起到防振效果。进一步地,将连接臂分为三段,相邻段之间折弯形成角度,构成各个方向上的悬臂结构,可提供不同方向的阻尼力,更好地发挥防振效果。
3)连接部可设有用于安装螺钉的通孔,其通过螺钉连接于灯壳上,使连接臂的末端形成悬臂结构,结构稳固,安装简单。连接部亦可设为向外延伸的插轴,其设有可防止该插轴转动的止挡面,可防止插轴插设于与之相适配的轴孔时发生转动现象而破坏其悬臂结构,其结构稳固,安装更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0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