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PI的太阳能不间断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0266.8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6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青华;郑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pi 太阳能 不间断电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控制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PI的太阳能不间断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日益缺乏,人类再次通过新的为掠夺能源而爆发的大规模战争已经不太可能。那么发展新型能源应用技术已经成为摆在各国科技人员面前的迫切需求,而太阳能则是新型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各种重要设备,如个人工作电脑、服务器、金融、证券交易所等重要场所用电的安全要求,使得UPS(不间断电源)、EPS(应急电源)的需求也得到迅猛发展,但UPS(不间断电源)或者EPS(应急电源)与新能源技术的合理、有效、智能化结合还是处于摸索阶段。
申请号为201120050358.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系统包括:新能源供电装置1、MPPT电路2、钳位开关与分流器3、充电器4、交直流转换器5、电力调控管理器6、逆变器7、市电供电8、用户负载9、系统电源10、通信模块与接口12、软件模块61、以及电控开关A、监测模块B和蓄电池组C。采用用蓄电池分组,独立并行工作方式,其中一组蓄电池为充电电路补电,由钳位电路自动完成通断实现自动补电,简单方便、节省投资、提高效率、减少损耗,对市电与新能源电力进行统筹供电,多元多路进行调控和管理,根据设定安全电量,既保证用电的经济性,又达到了安全用电的效果,特别是市电的全天候支持和蓄电的安全应急保证,得到了有效执行。该系统主要通过电力调控管理器6实现对系统的检测及监控,当电力调控管理器6发生损坏时,系统将处于无管理状态,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如使得供电中断、新能源的利用不合理等。
另外,现有技术中,一体化多路供电系统都需要进行硬件的内部连接,并且一般需要通过人为操作才能保证用电设备不断电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发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SPI的太阳能不间断电源系统,该基于SPI的太阳能不间断电源系统无需进行内部设备连接,也不需要人为操作,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就可以保证用电设备不断电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发电,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为此给出一种基于SPI的太阳能不间断电源系统,包括一体化多路供电装置,一体化多路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控制器、转换开关电路和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还包括MPPT主控芯片和逆变器主控芯片,MPPT主控芯片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逆变器主控芯片均与转换开关电路和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连接,MPPT主控芯片与逆变器主控芯片通过SPI通讯,一体化多路供电装置、MPPT主控芯片和逆变器主控芯片集成在一块PCB板。
MPPT主控芯片与人机交互装置通讯。
逆变器主控芯片与上位机通讯。
一体化多路供电装置包括市电输入支路、太阳能输入支路和蓄电池输入支路,以上三个支路通过转换开关电路为交流负载供电。
市电输入支路包括正常负载支路、过载支路,正常负载支路和过载支路通过转换开关电路为交流负载供电。
正常负载支路包括输入开关和所述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输入开关接于市电与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之间,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与转换开关电路连接。
过载支路包括所述输入开关和旁路,旁路接于所述输入开关与转换开关电路之间。
还包括维修旁路支路,维修旁路支路包括维修开关和维修旁路,维修开关接于市电与维修旁路之间,维修旁路与交流负载连接。
太阳能输入支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所述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太阳能控制器接于太阳能电池板与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之间,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与转换开关电路连接。
蓄电池输入支路包括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所述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和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接于太阳能电池板与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之间,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与转换开关电路连接,蓄电池与稳压、逆变、充电集成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0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