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9919.0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明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用于空间有限、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灰尘侵蚀严重、机车车体有震动条件下的机车车载显示装置,如铁路编组站机车调度使用的机车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机车调度作业繁忙。机车司机所在驾驶室空间小,需要观察的参数多,迫切需要一种界面清晰、具备存储路网图形信息的智能化的显示装置,能够提供数据、图形、符号、色彩以及语音等功能,以替代单色低亮度且功能过于简单的显示设备。同时由于列车是户外运动的车辆,环境温度变化大,车体有振动,灰尘侵蚀并且有雨淋日晒的可能。一般的显示装置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机车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存储器、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语音模块、键盘接口、通信链路、航空插头,各组成之间电航空插头连接,其中,车载显示装置位于密封框架内,框架还包括密封橡胶圈,通信链路带有光电隔离器,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框架为钢制框架。
其中的,通信链路为CAN串行通信接口、RS485接口或RS232接口。显示屏为采用宽温电子元件的液晶屏幕。所述微处理器采用低功耗微处理器。所述航空插头为14芯航空头,其中端子1与RS485通信接口的端子2连接,传送RS485B信号;端子2与RS485通信接口的端子1连接,传送RS485A信号;端子10与停机按钮灯的正极连接;端子11与停机按钮常开触点连接;端子12与JPOWER的端子2连接,为车载显示装置供电;端子13与绿灯的端子4连接,用来启动停机按钮常开触点;端子14与JPOWER的端子4连接,连接到外接电源接地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机车车载显示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机车车载显示装置密封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机车车载显示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机车车载显示装置的内部由5.7”或8.4”TFT宽温显示屏、逆变器、200MCPU模块、64M硬盘、智能语音模块、用于信号输入输出的航空插头构成,20W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向显示屏供电,其余装置由60W直流电源供电。航空插头将外部车载设备信号传到200MCPU模块,该CPU模块根据程序设置,通过64M硬盘存储外部车载设备信号,或通过5.7”或8.4”TFT宽温显示屏显示该信号,智能语音模块用于提示车辆位置。
外部车载设备信号通过通信链路传递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根据预设程序,将外部车载设备信息通过存储器进行存储,显示屏根据微处理器的指令,对经由图形处理器处理后的来自外部车载设备的路网图形等信息进行显示,供人员参考,语音模块根据微处理器的指令指示车辆位置。
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和防雨防尘能力,采用钢结构密封框架,使该设备能在振动环境下可靠工作。机车车载显示装置底部为底座,其余4面(左侧面、右侧面、上侧面及后侧面)构成钢制密封机壳。还可根据需要加装密封橡胶圈,提高防水防尘效果。所述密封框架可采用钢制密封框架,还可以根据需求加装密封橡胶圈,以提高其密封性能及防振、防尘及防雨功能。
为了减少机车内其他电子设备干扰,通信链路带有光电隔离器,提高其抗干扰能力。
为提高系统性能,降低散热,微处理器可采用低功耗CPU处理器。
实施例2
微处理器为精简指令低功耗高速嵌入式微处理器,加装高性能显示芯片,配接10.4”TFT真彩屏,可以达到800X600的显示分辨率,占用空间小,适用于各种移动的工作环境。由于调度机车常年位于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大,为了保证工作可靠性,显示屏为采用宽温电子元件的液晶屏幕。
为满足车载设备对温度的特殊要求,采用工业级宽温电子元器件。为了与车载其他信号设备的通信联络,使用带光电隔离的通信链路,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系统可靠性。通信链路可为RS232、RS485或CAN串行通信接口,键盘接口为标准PC键盘接口。智能语音模块提供语音提示功能。电源输入可选择24V输入和110V输入。接线端子采用14芯航空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明,未经何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9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