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除噪音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9301.4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0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支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中噪音消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滤除噪音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手机、PDA等终端设备进行语音通话已经是非常普遍应用。在利用终端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噪音过大,终端设备都会对其麦克风MIC中接收到的声音进行过滤,以过滤噪声。
应用于电子终端中比较常见的噪声滤除方式是采用双MIC降噪,即在终端设备中内置有两个MIC,即一个主MIC一个副MIC在通话或者录音过程中,主MIC一般设置在电子终端的正面,距离用户的发声源最近,该主MIC可以直接接收到用户的声音,而副MIC主要接收周围的噪声,其接收到用户的声音较弱,终端对主MIC和副MIC接收到的声音进行比对,以滤除接收到的噪音。但是当用户握持或者放置电子设备的位置发生改变时,两个MIC与通话中的用户等发声源的距离发生较大改变时,终端却无法进行噪声滤除,如,当终端开启免提后,在通过过程中用户的发声位置与主MIC和副MIC的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主MIC和副MIC接收用户声音的能力可能比较相近,且音量降低,无法进行噪声滤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滤除噪音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在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下,均具有较好的噪音滤除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除噪音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从所述电子设备预置的多个音频采集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
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声音进行噪音滤除。
优选的,所述空间位置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的长边与水平面平行;而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的短边与水平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从所述电子设备预置的多个音频采集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包括:
根据预置的空间位置与音频采集单元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多个音频采集单元中选择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从所述电子设备预置的多个音频采集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包括:
确定电子设备中预置的且与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对应的第一预设声音拾取区;
从预置的多个音频采集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其中,任意所述目标音频采集单元距离所述第一预设声音拾取区的距离均相同,且任意两个目标采集单元关于所述第一预设声音拾取区对称。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包括:
通过内置的重力感应单元或者陀螺仪单元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时刻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滤除噪音的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从所述电子设备预置的多个音频采集单元中选择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
噪声滤除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声音进行噪音滤除。
优选的,所述位置确定单元确定的空间位置状态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的长边与水平面平行;而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的短边与水平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空间位置关系与音频采集单元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多个音频采集单元中选择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音频采集单元。
优选的,所述位置确定单元具体为:用于通过内置的重力感应单元或者陀螺仪单元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时刻的空间位置状态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位置感应单元,以及与所述位置感应单元相连的微处理器;
所述位置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所述电子当前的空间位置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9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催化活性的芯-壳颗粒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铝型材时效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