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粉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8903.8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曾昭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昭贵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P17/02;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游崇俊 |
地址: | 4151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烫伤 中药 粉剂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粉剂。
【背景技术】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轻的可使皮肤发红、起水泡、疼痛,重的则引起皮肤及深层组织溃烂,组织液渗出,甚至引起休克。目前,市面上烧、烫伤药物的品种繁多,但大多不能迅速止痛,疗效不明显,用药后患处会留下疤痕;有的药物成份特殊,使用时要避免流入眼睛或眼周部位,幼儿使用还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给患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现有烧、烫伤药物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粉剂。
这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中药粉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混合配制而成:蚌粉85-90%、虎杖10-15%。
将蚌的干壳在火中烧30-60分钟后,研末,过200目筛;将虎杖干片用粉碎机磨碎,过200目筛;取85-90%的蚌粉和10-15%的虎杖粉,混合均匀后真空包装,即为本发明中药粉剂。
蚌粉,《本草述》中名为蚌壳粉,《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名为蚌壳灰;有化痰消积,清热燥湿的功效;能治疗痰饮咳嗽,胃痛,呕逆,白带,痈肿,湿疮;止痢疾,除湿肿,咳嗽,明目,撩阴疮、痱痒。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有活血散痰、祛风解毒、消炎止痛、去湿热黄疸、治慢性气管炎、降低血脂的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①能快速减轻患处的疼痛,使烧、烫伤的皮肤愈合后不留下疤痕。②对于轻度烧、烫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重度大面积烧、烫伤患者,经医院消炎抗菌治疗后,使用本药粉涂抹患处,能够缩短愈合期。③本药粉无毒性,入口入眼无副作用,用药安全系数高。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蚌的干壳在火中烧30-60分钟后,研末,过200目筛;将虎杖干片用粉碎机磨碎,过200目筛;取85%的蚌粉和15%的虎杖粉,混合均匀后真空包装,即为本发明中药粉剂。
实施例二:
将蚌的干壳在火中烧30-60分钟后,研末,过200目筛;将虎杖干片用粉碎机磨碎,过200目筛;取90%的蚌粉和10%的虎杖粉,混合均匀后真空包装,即为本发明中药粉剂。
本发明中药粉剂的使用方法为:
治疗一、二度小范围烧、烫伤患者时,先将患处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待疼痛缓解后,剪开或针刺水泡,放出液体,然后涂抹中药粉,涂抹范围大于受伤面积;若患处采用包敷,10-24小时内须拆开冲洗后,再按上述方法使用。重度大面积烧、烫伤患者经医院消炎抗菌治疗后,按前述方法治疗。
本发明中药粉剂经多位患者试用,治疗效果显著:
徐彩霞,女,37岁,2010年6月因右足烧伤前往常德市武警医院烧伤科治疗两天后,未治愈;使用本发明中药粉剂涂抹、包敷患处,五天全愈未留下疤痕。
张锡武,男,57岁,2008年春节因燃放鞭炮不慎,使头部、面部多处受伤,使用本发明中药粉剂涂抹患处,十天全愈未留下疤痕。
陈明,男,3岁,2011年春节因家人疏忽照看,被开水烫伤腹部,使用本发明中药粉剂涂抹、包敷患处,三天后症状减轻,家属满意,继续用药十天,患处全愈未留下疤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昭贵,未经曾昭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8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转涡流检测干扰信号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