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57612.7 申请日: 2012-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2835358A 公开(公告)日: 2012-12-26
发明(设计)人: 张古忍;孙梓暄;李峻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卫
地址: 510275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钩蝠蛾 幼虫 饲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钩蝠蛾属Thitarodes昆虫幼虫是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 J.M. Sung, Hywel-Jones & Spatafora的最主要寄主,是冬虫夏草发育的营养和物质基础,钩蝠蛾幼虫种群的持续稳定是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保证。

冬虫夏草是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特色名贵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采挖冬虫夏草是该地区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创造的年产值在许多县都超过了1000万元,如西藏自治区丁青县的冬虫夏草年产值超过5500万元,收入占该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近十多年来,过度和无序采挖冬虫夏草已严重破坏高寒牧区冬虫夏草适生地的植被和钩蝠蛾昆虫的生存环境,导致高寒草甸荒漠化加剧、冬虫夏草及其寄主适生地范围萎缩、冬虫夏草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目前,冬虫夏草正面临着资源萎缩和产量减少的问题,因此冬虫夏草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引人关注。

作为冬虫夏草寄主的钩蝠蛾昆虫,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高海拔高寒地带。钩蝠蛾幼虫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5100 m的高寒灌丛和高寒草甸土壤隧道中,以草甸植物嫩根作为主要食物。钩蝠蛾幼虫世代重叠,经历6~9个龄期,历期约990~1350 d,除3龄幼虫历期(30 d左右)及9龄虫历期(245 d左右)波动较小,其他各龄虫历期变化较大。在幼虫阶段,只有3龄是不需要经过越冬,而其它各龄幼虫可能都会经历越冬,但不一定是全部,而越冬需要6个月左右。在幼虫漫长的发育过程中,遭受各种天敌的侵害,包括病原物如拟青霉菌病Paecilomyces farinosus (Dicks & Fr.)、球孢白僵菌病Beauveri bassiana (Bals.)、冬虫夏草菌以及病原细菌,节肢类天敌如蜈蚣、步甲、寄蝇、茧蜂、姬蜂、蛛形动物等,鼠害如草原旱獭Marmota bobac Muller,高山田鼠Alticola roylei Gray,草原兔尾鼠Lanurus lagurus Pallas等。因此,钩蝠蛾自然种群的存活率往往很低,只有极少数个体能够完成世代发育。

研究发现,钩蝠蛾幼虫历时990~1350 d,经历6-9个龄期才能完成发育。钩蝠蛾幼虫种群世代重叠,在同一个生境往往可发现不同龄期的幼虫。幼虫杂食性,但以草甸植物嫩根作为主要食物。由于幼虫期漫长,遭受各种自然天敌的为害侵扰,钩蝠蛾幼虫自然种群完成时代发育的存活率很低,加之其发生地环境终年高寒缺氧,给钩蝠蛾人工繁育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已有的研究报道中,许多学者尝试了将高海拔分布的钩蝠蛾虫种移殖至低海拔地区,并通过建立冷库模拟高寒环境进行人工饲养。此种尝试除冷库长年运行成本高外,病害严重导致幼虫存活率低,难以完成继代饲养。

因此,探索高存活率的钩蝠蛾幼虫人工饲养方法,促进更多的个体完成世代发育以获取更多的虫卵,作为释放在冬虫夏草发生地草甸的钩蝠蛾种质资源,增加草甸土壤中钩蝠蛾幼虫的种群密度及冬虫夏草菌侵染钩蝠蛾的机率,提高草甸单位面积的冬虫夏草产量,是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钩蝠蛾幼虫人工饲养存活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钩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钩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将钩蝠蛾虫卵置于养虫箱内孵化成幼虫并进行幼虫群体饲养,特别地,幼虫发育进入第3龄后将养虫箱内的幼虫挑出进行单头饲养,直至幼虫完成发育化蛹。

现有技术的饲养方法都是进行幼虫群体饲养,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易发群体性感染,而本发明独创性地提出单头饲养的概念,能够有效避免上述缺点,大大提高幼虫的发育成功率,缩短发育时间。进入第3龄才进行单头饲养的原因是避免了幼虫之间的相互残食和外逃,否则不能达到最优效果。

单头饲养是指将单头幼虫与其他幼虫分隔饲养,可以采用多种分隔方式,分隔后可以采用多种本领域常用的饲养方式。优选地,所述单头饲养为:将单头3龄幼虫转移至已填充草甸土并覆盖替代饲料的养虫杯中。更优选地,所述草甸土的厚度为2~4cm。上述方案可以提供最佳的幼虫生长发育环境,有效缩短发育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