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器电源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57066.7 | 申请日: | 201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东;侯时云;姚忠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电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触器电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交流接触器在工业生产设备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各种类型的交流接触器,从开启到闭合有一段行程,这段行程是各类型接触器分断或闭合的必须距离,为使受电设备得到稳定可靠的电压、电流,确保闭合行程的可靠性,各类型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均为此提供了足够大的功率,而当接触器完成闭合就不需要足够的功率了,此时接触器因铁芯的闭合气隙的减少,电流比初始状态时小多了,维持它的可靠闭合状态所需电流仍远远小于这时的电流。目前,通用的交流接触器,无论是国产品牌或国外品牌。在接触器闭合后,仍然一直向电磁线圈提供较大的功率,这样就浪费了很大部分能源。还有一种交流接触器节能控制装置。是在常规的交流接触器上加装机械自锁、控制电路和电磁解锁装置。当交流接触器吸合后,动触头自锁运行,断、停电时自动解锁,虽然节电效果明显,但在接触器内部增加弹簧、铰链锁钩等机械装置,接触器运行安全性能降低。至今,还未有既能够减小闭合后的维持电流,又能使接触器可靠运行,并且从经济、方便的观点出发,基本不改变现有接触器结构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接触器电源控制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器电源控制装置,包括熔断器、自耦变压器、第一整流二极管、时间继电器和接触器。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自耦变压器的初端、以及熔断器连接,供以电源,其阴极与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辅助触点相连接,常闭辅助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接触器的线圈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接触器的线圈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零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时间继电器还包括常开辅助触点,一端与接触器的线圈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阳极与自耦变压器的抽头相连接,阴极与常开辅助触点的另一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包括续流二极管,阳极接零线,阴极与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和常开辅助触点的另一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接触器正常通电时吸合,常闭辅助触点取常闭信号,常开辅助触点取常开信号,电流经熔断器、第一整流二极管、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辅助触点至接触器的线圈、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此时接触器的线圈吸合,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吸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常闭辅助触点延时断开时,常开辅助触点延时闭合,此时电流走向沿熔断器,自耦变压器,第二整流二极管,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点至接触器线圈、时间继电器线圈,此时接触器的线圈吸合,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吸合。
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源接通时,大电流吸合延时控制电路向交流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提供交流接触器大电流吸合时所需的延时控制信号,吸合延时过后,小直流电流吸持控制电路提供交流接触器吸持时所需小直流电流的控制信号,交流接触器小直流电流吸持,实现交流接触器节能运行。
附图说明
在本发明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器电路图;
图2是带有本发明的接触器电源控制装置的控制器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接触器电源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4本发明控制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为改造后的控制电路,主要原理是针对接触器吸合和吸持二种不同状态所需不同功耗设计。交流接触器在85%~105%的额定电压时,能保证可靠工作也就是接触器动静触头吸合状态所需电压值,上述阶段就是接触器吸合状态,如接触器线圈电压220V需提供187V以上电压值;接触器动静触头吸合以后维持吸合也就是吸持状态,保持线圈持续工作需要的电压是额定电压的30%,如接触器线圈电压220V需提供70V以上电压值,上述阶段就是接触器吸持状态。
参照图3,该线路与现有传统的接触器控制回路相比增加了一个自耦变压器T,二个整流二极管VD1、VD2,一个续流二极管VD3,一个时间继电器S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量软硬混合架构
- 下一篇:一种低糖降火糖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