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泥田厢式免耕改良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2923.4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秦鱼生;陈琨;涂仕华;石孝均;樊红柱;冯文强;曾祥忠;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泥田厢式免耕 改良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冷泥田厢式免耕改良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冷泥田是缺乏水利工程和配套灌溉条件的丘陵和山地稻区科学利用自然降水,确保水稻顺利播栽和稳产高产的一种有效耕作制度,具有科学、经济利用自然降水资源;休闲土壤,培肥地力;提早茬口,缓解劳力紧张和用水矛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补充地下水源,减少地质灾害;综合利用,提高耕地效益等突出作用。冷泥田水稻土低产制约因素有土壤结构差、水稻前期水和土温均低、土壤养分有效性低、分蘖慢、水稻中后期氧化还原电位低、有毒有害物质多、水稻根系早衰、成穗率低等,由于冷泥田水稻土产量障碍因素较多,水稻常年产量始终不高,但如果解决了其制约因素,冷泥田水稻土增产潜力巨大。
近二十年来,在工程、农艺、化学、生物治理冷泥田水稻土方面具有一定单项技术储备,但这些技术存在成本高、工作量大等缺点,亟待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简便和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来解决冷泥田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冷泥田厢式免耕改良高产栽培方法具有改良效果好、水稻产量高、操作简便和实用等优点,在西南地区的冷泥田稻区推广面积较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旱轮作技术是在水稻种植后将水排干,将冷泥田一季作物变双季作物,实行水稻和小麦、油菜或其他冬季作物的轮作。冷泥田排干后,改变了长期淹水的土壤环境,使土壤剖面构型和土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原来因渍水分散的上粒,在失水条件下而互相粘结,经反复耕作而形成坚实板结的犁底层。同时,土体剧烈收缩,产生较大的裂缝。 冷泥田排干后,土壤处于氧化状态,亚铁被氧化成高铁,与磷酸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高铁盐,降低了土壤磷的有效性。水旱轮作的前提条件是该地区一定具要有水稻的灌溉水源保障。因此,在冷泥田被改为水旱轮作的地区,一般水源条件较好,都修建了配套水利设施,如水库或江河提灌站,来保证水稻季节的用水需求。水旱轮作变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作物产量成倍增加,为区域的粮食丰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前的冷泥田区域,一般都无灌溉水源保障,可实施水旱轮作技术的面积和改造潜力非常小,冷泥田仍是主要的农田景观和耕作模式。只要区域灌溉水源条件不发生根本改变,冷泥田种稻的历史将会继续。
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技术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院士总结提出的解决南方低产稻田生产难题的一项技术,主要是在稻田少耕或免耕的基础上,淹水作垄(畦),水稻栽于垄面,实行浸润灌溉的一种耕作方式。稻田半早式耕作变淹水平作为垄沟浸润栽培,垄高沟低形成田面一定起伏的微地形,有利于改善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协调土壤水、肥、气、热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满足作物高产生理必需的良好生态条件。起垄还有利于增厚活土层,集中肥料,相对降低潜水位,排除冷、烂、锈、毒的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有效养分的释放。垄沟相间,形成宽窄行,有利于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减轻或防止病虫发生的危害。人工起垄劳动强度大,一般起垄要两次或三次才能完成,插秧后还要清沟扶垄1~2次,费工,技术要求高。由于该技术存在的这些缺陷与不足,特别是现目前全国劳动力价格飞涨,使得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常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泥田厢式免耕改良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泥田厢式免耕改良高产栽培方法,潜育化程度较重的冲沟田,厢面宽度3.0m左右;潜育化程度较轻的傍田,厢面宽度可在4.0~5.0m或更宽,厢面长度可根据田块 形状而定;厢沟宽30cm,深度20~30cm,厢沟贯穿整个稻田;水稻种植规格采用宽窄行种植,即窄行20~23cm,宽行43.33~50.00cm,两厢之间开排水沟排水;将开沟挖出的泥顺厢面的长度方向均匀平铺于整个厢面,保证厢面高出水面15-20cm;肥料施用方面,在施用适宜的氮磷钾肥基础上,每亩施用100kg硅钙肥作为改良剂,用于调节冬水田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常规冬水田采用厢式免耕措施后,能有效增厚土层15-25cm,降低水位15-20cm,有利于增加冬水田表土层温度,经监测开厢作垄后,0-15cm土层温度较常规耕作措施提高约0.3摄氏度,若在厢面覆膜可较常规耕作措施提高0.5摄氏度,温度提高有利于促进苗期水稻分蘖,水稻分蘖数较常规耕作方式提高约20%。因此,采用本发明耕作方法,一季水稻产量提高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冷泥田厢式免耕开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西南大学,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打字工装夹具
- 下一篇:由酸性气体发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