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连续捕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2534.1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明;万桂怡;崔建军;吴明海;刘克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3/38 | 分类号: | A01M2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连续 捕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连续捕鼠器。
背景技术
目前,捕鼠存在以下几种方式,但均有弊端:1、鼠药:毒性大,易对人畜产生毒害作用,也对环境有害。2、粘鼠板:仅对小鼠起一定作用,电击式需要有人守候把死鼠移开。市场上常见的捕杀灭鼠的工具一般都比较原始和落后,费时、费事、灵敏度差、效率低,而且这些装置不能连续进行捕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连续捕鼠器,它能实现自动连续捕鼠,自动变换捕鼠地点,自动收集死鼠,克服了现有捕鼠方式灵敏度差、捕鼠成功率低和不能连续捕鼠等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连续捕鼠器,包括车体、电磁探测线圈、控制板、控制器、电瓶、两个行走减速电机、翻转减速电机、翻转杆、两个霍尔开关(确定翻转杆位置所用)、翻转杆定位磁铁、翻转杆定位板、翻板、电击板、称重传感器、诱饵支架、张力传感器、诱饵、线性霍尔传感器(确定车体行进位置所用)、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至少两块导航定位磁铁、功率放大器和振荡器,其中,电磁探测线圈设在车体前端;车体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两个车轮,前侧的两个车轮各与一个行走减速电机连接(受其控制);控制板、电瓶、行走减速电机、翻转减速电机、翻转杆、翻转杆定位板均置于车体上,控制器、无线发射模块等位于控制板上;翻转减速电机与翻转杆后端连接(翻转杆受翻转减速电机的控制),翻转杆定位板位于翻转杆后端,翻转杆定位磁铁位于翻转杆上,两个霍尔开关位于翻转杆定位板上,翻板前侧位于翻转杆上方,翻板后侧通过转轴与车体连接,称重传感器位于翻板中部下方,电击板位于翻板上方,诱饵支架位于翻板上,诱饵通过张力传感器与诱饵支架连接;线性霍尔传感器位于车体下方;
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连通(信号连通);导航定位磁铁置于导航线上,导航线与功率放大器连接、功率放大器和振荡器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振荡器与功率放大器连接,无线接收模块与电源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控制电源供电目的是为了省电);
电磁探测线圈、张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线性霍尔传感器分别独立地通过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两行走减速电机、翻转减速电机分别独立地通过驱动电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霍尔开关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电击板通过高压模块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电瓶为所有车体上用电器件的电源,提供所有用电器件所需的电能。
所述电源可以用电池也可以用市电,为导航电路提供电能。
所述称重传感器、张力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技术,为节约成本,也可以自制,结构为:包括悬臂梁(弹性片),在悬臂梁上贴有两个应变片。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方设有车罩,对车体起保护作用,防止人或其它动物误踏,用于室外时还可以防止雨淋。
上述所涉及的结构中,未详尽描述的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技术(如高压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智能连续捕鼠器,工作原理为:利用电磁导航技术,传感器技术,并且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预先给定的程序实现自动捕鼠,其捕鼠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瓜络绿茶饮料
- 下一篇:一种配电站房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