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孔复合钻镗刀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52431.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宋良煜;王伟;张冬伟;刘飞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钻镗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行业的刀具设计及制造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集钻削和镗削为一体的高精度孔制造工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及制造业中,往往会在零部件中制出不同规格尺寸,不同精度要求的孔,同时也有许多制孔的工具,特别存在一些高精度的孔。现有制精度孔的方式方法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一般精度的孔,这类孔可通过直接钻削或者通过钻孔、扩孔、铰孔的方式制出;另一类为高精度的孔,这类孔通过先钻初始孔,再利用镗刀通过镗削的方式制孔。针对某一规格尺寸的高精度孔,需要至少钻头及镗刀两种刀具,同时为了保证孔的加工制造精度,往往需要对镗刀进行多次人为调整,这样就增大孔的制造风险,尤其是一些零件批量较大或孔数量较大的情况,孔的加工质量不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制孔精度高的钻孔刀具。
本发明一种制孔复合钻镗刀,包括刀身和刀柄,前部为刀身,后部为刀柄,刀身前端为钻孔刀刃,刀身中部具有凸出于刀身主体的镗刀。
本发明的刀身中部凸出的镗刀为两刃或单刃结构。
钻孔刀刃为有二个具有顶角的切削刃,切削刃之间的通槽设为排屑槽,排屑槽结构贯穿刀身。刀身前端钻孔刀刃实现钻初孔,刀身中部镗刀实现镗制精孔,后部刀柄用于与刀套或其他安装部件装夹连接。
本发明集钻镗于一体,实现一次装夹,一个动作,快速高效的实现精度孔的成型,到达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孔的加工质量能够稳定在H7精度及以上。
附图说明
图1 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2 直槽形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3 一般钻尖示意图
图4 三尖型钻尖示意图
图5 月牙槽型钻尖示意图
图6 一般横刃结构示意图
图7 “S”型横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提供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
见图1,刀具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高效高精度制孔复合型钻镗刀,刀身1前端为钻孔刀刃5,刀身中部具有凸出的镗刀2,镗刀2可通过焊接、镶嵌固定于刀身1;钻孔刀刃5为二个具有顶角的切削刃,其形成的刀尖4的角度可根据实际加工的需求进行选择,一般可设置为90°~140°之间。刀尖4的角度选择根据被加工材料及用途决定,顶角小,单位长度上的负荷轻,轴向力小,但刀尖强度会随之减小,钻头易折断,以普通钢件或铝合金加工材料为例,本刀具刀尖4优选角度为120°~140°;后部刀柄3为无槽结构的单一棒形结构,刀柄3用于与刀套或其他安装部件装夹连接。
在两个切削刃之间的通槽部分设有排屑槽7,也可设置为如图2所示的直槽形排屑槽,见图2 直槽形刀具结构示意图。
同时为了增强孔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在棒形结构体中还可设有供冷却及润滑介质通过的冷却孔6,见图1刀具结构示意图。
整个制精度孔过程为:后端刀柄3与刀套或其他安装部件装夹连接,用于传递设备动力,刀身1前部钻孔刀刃5进行钻孔工作,先钻出精度孔的初孔,紧随其后刀身中部镗刀2将初孔镗制成高精度的孔,其整个过程为连续一次性动作,同时有冷却及润滑介质从冷却孔6中送出。
刀身1前部的刀尖4的形式除了如图3所示的一般刀尖 ,还可根据使用需要,改为图4所示W型三尖型刀尖结构或者图5所示月牙槽型刀尖结构。
W型三尖型结构常用于薄壁类零件上的钻孔。
月牙槽型刀尖结构常用于直径较大的刀具或加工排屑较困难的情况,例如加工深度较深的孔。
刀身1前部钻孔刀刃5的形式除了如图6 所示的一般横刃结构,还可根据使用需要,改为图7 所示的“S”型横刃结构。
“S”型横刃结构形式常用于制难加工材料上的孔,如不锈钢、钛合金材料等。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高效高精度制孔复合型钻镗刀,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式能量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评价水泥基体自愈合效果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