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288.2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华;童明炎;孙胜;徐斌;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6 | 分类号: | G21C1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套管 型随堆 辐照 考验 装置 | ||
1.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2)、进气管(4)及出气管(5),所述试验装置(2)包括内套管(207)、外套管(208)、顶法兰(203)、底法兰(204)及材料夹持装置,所述内套管(207)设置在外套管(208)内,内套管(207)和外套管(208)两者的两端均分别与顶法兰(203)和底法兰(204)连接,顶法兰(203)、底法兰(204)、内套管(207)及外套管(208)整体构成具有环形空腔的辐照罐,所述内套管(207)内部的通道构成冷却剂流道;所述材料夹持装置构成圆柱状,材料夹持装置设有贯穿其两个圆形端面的中央通孔、气管通孔(209)、样品存放槽(206)及多个电加热元件孔(205),所述中央通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材料夹持装置两个圆形端面的中央部位,材料夹持装置位于辐照罐的环形空腔内,内套管(207)穿过材料夹持装置的中央通孔且与中央通孔大小匹配,多个电加热元件孔(205)环绕中央通孔设置,所述进气管(4)一端依次穿过顶法兰(203)和气管通孔(209)后设置在辐照罐内,所述出气管(5)一端穿过顶法兰(203)且设置在辐照罐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夹持装置包括内夹块(201)及套设在内夹块(201)上的外夹块(202),所述内夹块(201)由一圆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块均匀分布的凸块构成,所述中央通孔、气管通孔(209)及多个电加热元件孔(205)均设置在内夹块(201)的圆柱体上,所述样品存放槽(206)位于内夹块(201)的圆柱体外侧壁上,且样品存放槽(206)位于两凸块之间;所述外夹块(202)内壁构成有多个与内夹块(201)中多个凸块位置一一对应,且大小匹配的的卡槽,所述内夹块(201)的凸块嵌入外夹块(202)的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块(202)的卡槽内设有热电偶和探测片盒,所述内夹块(201)的电加热元件孔(205)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热电偶和电加热元件的引线均布置于出气管(5)内(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1),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保护管(101)、短管(103)及连接保护管(101)和短管(103)的堆法兰(104),所述保护管(101)与内套管(207)接通,保护管(101)侧壁设有接通其内部的进水孔,所述短管(103)相对连接堆法兰(104)端的另一端连接有引线鼠笼(102),所述引线鼠笼(102)设有与贯穿其相对两端面的进气管通孔和出气管通孔,所述进气管(4)和出气管(5)两者相对设置在辐照罐内端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引线鼠笼(102)上的进气管通孔和出气管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法兰(104)与保护管(10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种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装置(3),所述支承装置(3)包括浮动式节流塞(303)、下套管(301)及与下套管(301)密封连接的下接头(302),所述下套管(301)与底法兰(204)连接,下套管(301)和下接头(302)内部构成接通内套管(207)的冷却剂流出通道,所述浮动式节流塞(303)设置在该冷却剂流出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流出通道包括下套管(301)构成的上流道及下接头(302)构成的下流道,所述下流道的内径小于上流道的内径,所述浮动式节流塞(303)包括圆柱状的限位端头及连接在限位端头下端面的圆柱状的节流控制杆,所述下流道的内径位于限位端头圆形截面直径和节流控制杆圆形截面直径之间,所述节流控制杆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凸台,节流控制杆嵌入下流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式套管型随堆辐照考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02)的上端连接有吊装杆,所述下套管(301)通过螺钉连接在吊装杆上与下接头(30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2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源开关通断编码来设置LED灯颜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型移动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