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地震资料远程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177.1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首皓;张才;王春明;胡英;徐凌;韩永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地震 资料 远程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石油及矿产勘探中的地震资料的并行处理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地震资料远程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及矿产勘探中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需要经过室内处理才能用于后续的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随着地震数据的采集技术的不断提高,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量成倍增长,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对地震资料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由于地震资料的处理数据量较大,因而需要大规模并行计算和海量数据的磁盘存储,面临疑难问题时需要多方科研机构协同解决。当前主流石油公司大多建有内部专用网络,不同的油田有内部局域网,油田之间通过内部服务器相连接,数据传输速度快,但多是利用内部网络传输数据和连接互联网,并没有充分发挥内部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丰富、连接速度快和安全性高的优势。当前进行地震资料处理的部门硬件架构通常是独立的计算集群和相应的磁盘阵列,当地震资料处理任务较多时计算集群与磁盘空间不能满足任务要求,而地震资料处理任务较少时部分计算集群会闲置无法充分发挥集群的计算能力,遇到复杂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分析处理时往往通过屏幕抓图、共享流程或者会议交流的形式进行,皆无法进行同一工区同一任务的实时协同处理,对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造成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地震资料远程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传输服务器组负责管理网络终端与计算节点之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传输与共享,并管理地震资料处理计算负荷。云计算服务器组根据服务需求及负载监控信息分配计算节点和存储位置,从而实现地震资料远程协同处理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地震资料远程处理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多个远程终端、数据传输服务器组、云计算服务器组以及多个远程数据存储磁盘阵列,其中,所述的远程终端,用于输入、输出采集的地震资料和进行人机交互操作;
所述的数据传输服务器组具体包括:管理服务器、负载监控服务器、数据传输服务器,
管理服务器,用于向所述的多个远程终端分配相应的权限,并将所述的权限进行存储;
负载监控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的权限为所述的多个远程终端分配对应的专用端口、建立网络连接,并根据所述的远程终端的实时网络情况生成监控信息;
数据传输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的权限将所述的地震资料传输至所述的远程数据存储磁盘阵列;
所述的管理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的地震资料以及所述的监控信息生成任务参数卡;
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组具体包括:任务分发与回收服务器、并行集群以及串行计算服务器,
所述的任务分发与回收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的并行集群以及所述的串行计算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从所述的远程数据存储磁盘阵列获取所述的地震数据,从所述的数据传输服务器组获取任务参数卡,根据所述的地震数据、所述的任务参数卡以及所述的网络地址分别向所述的并行集群以及所述的串行计算服务器发送任务包;
所述的并行集群,由多个计算节点组成,用于对所述的任务包进行并行处理;
所述的串行计算服务器,用于对所述的任务包进行串行处理;
所述的任务分发与回收服务器,还用于将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传输至所述的远程数据存储磁盘阵列;
所述的数据传输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的权限将所述的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传输至对应的远程终端。
可选的,所述的系统还包括Web信息共享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的数据传输服务器组还包括:软件更新服务器,用于发布和更新所述的数据传输服务器组、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组上的软件。
可选的,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组还包括:数据同步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的并行集群、所述的串行计算服务器上的任务包进行信息同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皆无法进行同一工区同一任务的实时协同处理,对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造成了不便的问题,通过数据传输服务器组负责管理网络终端与计算节点之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传输与共享,并管理地震资料处理计算负荷。云计算服务器组根据服务需求及负载监控信息分配计算节点和存储位置,从而实现地震资料远程协同处理的应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