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砂逆流净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780.8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兰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兰钦 |
主分类号: | C04B14/06 | 分类号: | C04B14/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流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砂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砂逆流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很多沿海城市面临河砂资源枯竭的困境。随着河砂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们对河砂开采、对河床以及生态破坏的认识的增强,将海砂净化后用于城市建筑将成为不可避免的未来建筑用砂趋势。
国内外很早就有海砂用于建筑,目前日本建筑用砂90%以上是经过处理的海砂。在世界各国有关海砂除盐的技术种类可分为散水自然清洗法、自然放置法、机械法。散水自然清洗法1立方米海砂大约用0.2吨的淡水进行清洗,清洗设备比较简单,这种方法处理过的海砂质量较为一般。自然放置法是将海砂堆积到一定厚度,自然堆入数月或数年,根据不同季节,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利用取样化验含盐量合格后使用。此方法虽然成本低,但费时,效果不一,不能解决应急需要,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施工需求。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淡化方法为机械法,首先将海砂卸到清洗池中浸渍,然后机械转动带动料仓,将海砂挖起,料仓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用机械反复将海砂倒入水池清洗,从而降低海砂氯离子含量。这种方法前期投入大,运行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并且这种在水池中清洗的方法存在死角,边角处无法清洗到,清洗效率低。
中国发明专利ZL201010236206.6公开了一种淡化海砂的方法,是将海砂放入池内注入海水或淡水浸渍,然后从上部或下部注入淡水,依靠淡水穿过海砂溢流出来进行海砂净化。这种方法中,海砂是静止的,仅仅依靠淡水的溢流进行海砂净化,效率不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深入研究,并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砂逆流净化方法,该方法净化海砂效率高,清洗过的海砂氯含量达到0.01%,符合国家对海砂质量要求的一极标准。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海砂逆流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持续不断地从密闭管道下部的进水口往该密闭管道内注入淡水,所述密闭管道底部的阀门为关闭状态;
步骤二:淡水上升至密闭管道上部时,从密闭管道上部的出水管流出;
步骤三:将海砂通过一注砂管从所述密闭管道顶部注入密闭管道内;
步骤四:海砂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密闭管道内不断上升的淡水,落入密闭管道底部;
步骤五:打开密闭管道底部的阀门,排出净化后的海砂;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步骤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与所述步骤三同时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密闭管道下部的进水管处安装有一进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密闭管道上部的出水管处安装有一出水泵。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效率高,本发明的方法中海砂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而淡水在由于持续不断从底部注入向上溢流,海砂与淡水运动的方向相反,相对速度高,并且海砂与淡水的接触全面充分;2、节能,本发明中的海砂的流量、水的流量皆可控,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控制,因此,不会无谓浪费淡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海砂逆流净化方法所使用的装置。
图2是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海砂逆流净化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一密闭管道1,该密闭管道1的底部设有阀门2,密闭管道1的下部设有一进水管3,该进水管3连接一进水泵4,密闭管道1的上部设有一出水管5,该出水管5连接一出水泵6;该密闭管道1的顶部连接一注砂管7。
本发明海砂逆流净化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持续不断地从密闭管道1下部的进水管3通过进水泵4往该密闭管道1内注入淡水,此时,密闭管道1底部的阀门2为关闭状态;
步骤二:淡水上升至密闭管道1上部时,从密闭管道1上部的出水管5流出,出水泵6加大了淡水流出出水管5的速度;
步骤三:将海砂通过一注砂管7从密闭管道1顶部注入密闭管道1内;
步骤四:海砂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密闭管道1内不断上升的淡水,落入密闭管道1底部;
步骤五:打开密闭管道1底部的阀门2,排出净化后的海砂。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步骤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兰钦,未经杨兰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纺纱制备线的成卷机设备
- 下一篇:前端横向平面支撑的自行车安全保健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