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358.2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卞钟炫;黄湖东;安钟教;朴相暾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杨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用于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在日益增加。近来已经研究出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以及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的各种显示装置并且进行使用,以满足针对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在这些显示装置当中,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板包括液晶层,以及彼此相对定位并且其间插入了该液晶层的薄膜晶体管(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液晶显示板利用由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单元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
图1例示了现有技术显示装置。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的显示板100P,布置在显示板100P的后面的光学层120P,布置在光学层120P的后面的框架130P,用于紧固显示板100P、光学层120P以及框架130P的第一紧固部件160P和第二紧固部件170P,布置在显示板100P的前面的保护基板110P,用于紧固保护基板110P的第三紧固部件150P,以及连接至第三紧固部件150P并且布置在框架130P的后面的后盖140P。
现有技术显示装置具有在此公开的复杂结构,而且难于实现薄外形的现有技术显示装置。另外,降低了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可视性。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至少一个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布置在所述显示板的后面;以及支承膜,所述支承膜附接至所述显示板并且连接至至少一个结构。
所述支承膜包括透光材料。
所述支承膜包围至少一个结构。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支承膜的两个端部的膜接合部。
所述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托架;布置在所述托架上的光学片;以及连接至所述托架的框架。
所述膜接合部连接至所述框架。
所述支承膜包括:第一支承膜,所述第一支承膜对应于所述显示板的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第二支承膜,所述第二支承膜对应于所述显示板的定位在所述显示区域外侧的虚设区域。
所述第一支承膜的透射率高于所述第二支承膜的透射率,并且所述第二支承膜的抗拉强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承膜的抗拉强度。
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包括互相交叠的部分。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支承膜的一个端部的第一膜接合部和连接至所述支承膜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膜接合部。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沿水平方向连接至所述支承膜的两个端部的水平膜接合部和沿垂直方向连接至所述支承膜的两个端部的垂直膜接合部。
至少一个结构附接至所述支承膜。
所述支承膜包括附接至所述后基板的后表面的部分。
所述支承膜包括附接至所述前基板的前表面的部分。
所述支承膜还包括附接至所述前基板的侧面和所述后基板的侧面的部分。
所述结构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支承膜上的至少一个托架和用于紧固所述托架和所述支承膜的紧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托架上的光学片;连接至所述托架的框架;以及用于紧固所述框架和所述支承膜的紧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侧盖,所述侧盖包括覆盖所述显示板的侧面的部分;和后盖,所述后盖定位在所述显示板的后面并且连接至所述侧盖。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底盖,该底盖用于覆盖所述显示板的所述前表面的底部区域的一部分。
所述显示板的所述前表面的边缘被露出。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本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图中:
图1例示了现有技术显示装置;
图2至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造;
图6至6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6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另一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例示了其示例。因为本发明可以按各种方式修改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形式,所以在附图中例示了具体实施方式,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当明白,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修改例、等同物以及替代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