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262.6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奚龙;周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得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10;F28F3/02;F28F9/2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詹世平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制热领域中常用的是板式换热器,比如空调制冷、热泵制热等,在板式换热器两个交错且相互隔离的换热流道内利用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过程中吸收和放出大量热量,将第二流体比如水等制冷或者加热,在采用高效、环保的制冷剂R410A时,由于R410A冷凝时需要达到4.0MPa左右的压力,所以构成此种制冷循环系统的部件需要承受4.0MPa的高压,普通板式换热器因承受高压而容易造成制冷剂侧端板变形(俗称换热器鼓包),拉伸使板片破裂,造成板换内漏,甚至破坏整个制冷、制热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在所述换热板角孔周围通过拉伸工艺形成连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发明解决的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前端板3和后端板4,前端板3和后端板4上对称设有流体接口5;6;7;8,所述前端板3和后端板4之间设有依次叠加的换热板组,所述换热板组包括第一换热板10和第二换热板20,所述第一换热板10上设有与流体接口5;6;7;8相通的第一角孔11,第二换热板20上设有与流体接口5;6;7;8相通的第二角孔21,第一角孔11与第二角孔21一一对应,形成四个供换热流体进出的出入口通道,所述流体接口5、6或流体7、8相通,所述第二换热板20上角孔的周围设有连接装置23,所述在换热板组依次叠加时,第一角孔11和第二角孔21周围形成密封面15,所述相邻的换热板组上的连接装置23互相贴合,形成密封面18,所述第一换热板10和第二换热板20上的波纹深度小于等于1.4mm。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面18通过钎焊方式焊接在一起形成高强度的流体出入口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23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或槽22。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23是通过拉伸工艺与换热板一体成型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板10和第二换热板20的波纹深度小于等于1.2mm。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板10和第二的波纹深度20小于等于1.0mm。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23的高度d大于2倍的波纹深度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换热板组的角孔形成换热介质进出口通道时,此通道形成一个管状的进出口通道24,使得换热器在进出口通道周围的承压后抗变形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所述在第二换热板连接装置上设置的孔或槽22形成了介质进出口通道24与换热流道17之间的连通,使得进入进出口通道24的介质能进出换热流道17.而所述换热板10、20上的波纹深度t小于等于1.4mm,使得换热板的波纹浅而密,当第一换热板与第二换热板叠加时,在换热板波纹上的焊接触点19会大量增加,使得换热流道的强度增强,承压能力提高。
附图说明
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一种板式换热器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一种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板角孔部分示意图;
图3是一种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板角孔部分示意图;
图4是一种板式换热器的图1所示A-A剖面角孔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由图1所示的是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前端板3和后端板4,前端板3和后端板4上对称设有流体接口通道5;6;7;8,所述前端板3和后端板4之间设有换热板组,所述换热板组依次叠加,换热板组由多片第一换热板10和第二换热板20组成,所述第一换热板10上设有与流体接口5;6;7;8相通的第一角孔,第二换热板20上设有与流体接口5;6;7;8相通的第二角孔21,第一角孔11与第二角孔21一一对应,形成四个供换热流体进出的出入口通道,其中流体接口5、6或流体7、8是相通的,用于两种流体的进出。
由图2所示第一换热板10角孔部分示意图,所述第一换热板10上设有凸脊与凹谷的波纹,波纹的深度t小于等于1.4mm,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有第一角孔11,第一角孔11上没有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得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得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