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制冷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065.4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郝铁乱;张永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金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制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制冷设备的热管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制冷设备的室内机的风机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流经蒸发器的风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冷风再吹入室内以降低整个室内环境的温度,然而室内热风与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不高,对室内空间的冷却速度慢;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样将会产生冷量和水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由于使用风机引导气流进行热交换,因而制冷设备的室内机会产生噪音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尤其适合需要迅速传递空调制冷机冷量和无噪音的工作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包括换热系统和导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经过空调管路和蒸发器连通,所述空调管路上还设有膨胀阀、电磁阀,所述冷凝器与一压缩机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另一通口与一储液器连通,所述储液器依次与电磁阀、膨胀阀和蒸发器连通;所述导热系统包括知道一根热管,所述热管具有冷凝段和蒸发段,所述冷凝段与蒸发器相接,所述蒸发段位于室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蒸发器外具有一密闭绝热外壳,所述绝热外壳上具有导热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热管的冷凝段外端密封连接;所述空调制冷设备还包括外机壳和内机壳,所述冷凝器、压缩机以及储液器设于外机壳中,所述蒸发器、膨胀阀、电磁阀以及热管的冷凝段均设于所述内机壳中;所述外机壳内还设有风机;所述热管在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具有绝热段,所述热管为普通热管、分离式热管或平板热管;所述热管位于室内地板上,所述导热系统还包括热管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为透风结构,所述热管位于支架内部;所述热管位于室内天花板上。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制冷设备的蒸发器中冷量可以较大限度的传递到室内环境中,传递速度很快,制冷效率高,而且可对室内某处进行定点降温;该空调制冷设备不会产生冷凝水,节约了冷量,避免了环境污染;取消了室内机的风机,避免了噪音污染,同时节约了能量;具有结构简单,制冷效率高,无冷噪音污染和凝水污染,节约能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冷凝器 2、蒸发器 3、膨胀阀
4、压缩机 5、储液器 6、电磁阀
7、热管 8、绝热外壳 9、导热通孔
1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包括换热系统和导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蒸发器2,所述冷凝器1经过空调管路和蒸发器2连通,所述空调管路上还设有膨胀阀3、电磁阀6,所述冷凝器1与一压缩机4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另一通口与一储液器5连通,所述储液器5依次与一电磁阀6、膨胀阀3和蒸发器2连通;所述导热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热管7,所述热管7冷凝段与蒸发器2相接,蒸发段位于室内;所述蒸发器2外具有一密闭绝热外壳8,所述绝热外壳上具有导热通孔9(未标出),所述通孔与所述热管7的冷凝段外端密封连接;所述空调制冷设备还包括外机壳和内机壳(未示出),所述冷凝器1、压缩机4以及储液器5设于外机壳中,所述蒸发器2、膨胀阀3、电磁阀6以及热管7的冷凝段均设于所述内机壳中;所述外机壳内还设有风机10;所述热管7位于室内地地板上,所述导热系统还包括热管保护支架(未示出),所述保护支架为透风结构,所述热管7位于支架内部;所述热管7或位于室内天花板上。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空调制冷设备开启后,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然后送至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常温常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压力减小,液态制冷剂汽化吸收热量,此时的热量是由热管从室内引导而来,热管的导热性很高,因而具有高的热交换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金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金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管理系统
- 下一篇:新型温控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