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降解菌定植于生物膜用于对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46312.9 申请日: 2012-09-18
公开(公告)号: CN102826661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9
发明(设计)人: 李蒙英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陶海锋
地址: 215123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促进 降解 定植 生物膜 用于 污染 水体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促进降解菌定植于生物膜用于对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向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投加特效降解菌的生物强化(bioaugmentation)技术,是去除环境中有毒难降解有机物有效、简便且没有二次污染的方法。多年来能降解不同复杂有机物的微生物资源不断被发现,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1343616 B公开了一株高环多环芳烃降解菌及其应用、CN 101638630 B公开了苯乙烯降解菌MJ001及其分离,虽然这些宝贵的降解菌资源已为生物强化处理带了了希望,但仍然存在着投加的降解菌流失或不易定植的问题。

凝集是两个细菌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特异的多糖与蛋白质凝集素分子进行的相互吸附,同种细菌间的自凝集和不同种属细菌之间的共凝集在生物膜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的细菌能更好的停留于水处理系统中。

中国发明专利(CN 101255403 B )公开的“一株吡啶降解菌及其应用”,利用了吡啶降解菌同时具有自絮凝(凝集)作用,提高了系统的耐冲击性。Diana等报道了没有降解能力但能与壬基酚降解菌发生共凝集作用的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 VA160)促进了壬基酚的降解效率([J] Research in Microbiology, 2004,155(9):761-769)。

大多数细菌一般仅可与其它少数几种细菌发生共凝集。从口腔生物膜中发现能与多种菌发生广泛共凝集能力的架桥细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 后([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0, 182(1):57-62),1997年Buswell等从人工培养的水体生物膜中分离到19株细菌,研究发现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能与其中的11株细菌发生明显共凝集,扮演了架桥细菌的角色([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1997, 83, 477–484);2002年Rickard等人从淡水生物膜中分离到19株细菌,发现Blastomonas natatoria 2.1能与其它18个种属的菌株发生特异性凝集([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2,68(7):3644-3650);2008年Sim?es等人发现来源于饮用水环境的Acinetobacter calcoacticus不仅具有自凝集能力,还能与其它5个分离株中的4个发生共凝集,没有A. calcoacticus则不发生共凝集([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8,74(4):1259–1263)。这些有广泛共凝集能力的架桥细菌分属于多个菌属,目前的研究发现其在进化系统中的分布还是比较分散的。在本发明作出之前,在文献“废水处理系统生物膜中细菌的共凝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11) : 5752- 5754)中,公开了2种能与多株细菌发生共凝集作用的架桥细菌,并且证明筛选出的有广泛共凝集能力的2株细菌具有将多株细菌固定于生物膜的功能。

中国发明专利(CN 1076323 C)公开的“废水处理方法”,采用在污泥活化工序中,加入含有腐殖物、溶出性硅石、溶出性硅石前驱物中的至少一种填充材料的溶出成分,进行接触混合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活性污泥的凝集吸附力及絮凝物的形成能力。

现有技术在对架桥细菌的筛选后所达到的效果是自凝集或只能与一种降解菌发生共凝集,从而提高系统的耐冲击性或一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而有广泛共凝集能力的细菌与多种降解菌组合,并通过凝集条件的改进进一步提高凝集活性,并且用于生物强化的技术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促进多种降解菌定植于生物膜,减少降解菌的流失,维持稳定,有效提高对污染水体治理效果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降解菌定植于生物膜用于对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从生物膜法废水处理池或河道、湖塘水体中采集生物膜样品,筛选具有广泛共凝集能力的架桥细菌,再进行如下步骤:

(1)将架桥细菌和降解菌分别在各自的培养基液中培养20~30小时,离心分离后收集菌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