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锡弥罗果碱的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5524.5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5/22 | 分类号: | C07D21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锡弥罗果碱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锡弥罗果碱的纯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和高速逆流色谱提取纯化加锡弥罗果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加锡弥罗果碱为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16H21NO4,白色片状结晶(乙酸乙酯),mp.114-117℃。加锡弥罗果碱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中枢抑制作用,能抑制荷包牡丹碱在大鼠海马脑片CA1区诱发的病样放电,对抗荷包牡丹碱的致癫作用。可作为止痛剂、中枢镇静剂和抗癫痫剂。
加锡弥罗果碱来源于芸香科臭草的全草,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臭草具有祛风清热、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小儿高热惊风、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热毒疮疡、小儿湿疹、蛇虫咬伤等症。全草含生物碱,芸香碱(graveoline),香草木宁碱(kokusaginine),茵芋碱(skimmianine),6-甲氧基白鲜碱(6-methoxydictamnine),加锡弥罗果碱(edulinine),山柑子碱(arborinine)等。
现代研究中很少见加锡弥罗果碱的研究报道,该物质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提供一种高纯度加锡弥罗果碱的纯化方法,该方法产品收率高、含量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锡弥罗果碱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臭草为原料,粉碎,加入碱性醇浸润2-8小时,加入萃取釜中,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收集萃取物,用3%盐酸水溶液溶解,过滤,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8-10,沉淀物用甲醇溶解,加氧化铝拌匀、干燥后装柱,用氯仿-丙酮混合溶液洗脱,薄层检测,收集加锡弥罗果碱流分,浓缩干燥得到粗品,以四氯化碳-甲醇-水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减压干燥即得高含量加锡弥罗果碱。
所述碱性醇为pH9-12的90-99%乙醇溶液。
所述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压力为25-42MPa,CO2流量为20-38L/h,萃取时间为1-3h,分离釜Ⅰ温度为35-45℃,压力为10-18MPa,分离釜Ⅱ温度为25-35℃,压力为6-10MPa。
所述氧化铝为80-120目,氯仿-丙酮体积比为1:1,用量为柱体积的4-7倍。
所述四氯化碳-甲醇-水比例为18-21:17-20:2-3。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1)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提取时间短,效率高, CO2重复利用,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方法;
2)方法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没有产品损失,是一种高效分离方法,制备周期短,试剂可以重复利用,制备量大;
3)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学术价值,本发明所得产品纯度高,可为加锡弥罗果碱的进一步开发提供药理原料和实践支持。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1kg臭草,粉碎,加入pH9的90%乙醇浸润6小时,加入萃取釜中,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调节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8MPa,CO2流量为38L/h,萃取3h,调节分离釜Ⅰ温度为35℃,压力为10MPa,分离釜Ⅱ温度为25℃,压力为6MPa,在分离釜中收集萃取物,用3%盐酸水溶液溶解,过滤,滤液用氨水调节pH至9,收集沉淀物,用甲醇溶解,加氧化铝(120目)拌匀、干燥后装柱,用7倍柱体积的氯仿-丙酮(1:1)混合溶液洗脱,薄层检测,收集加锡弥罗果碱流分,浓缩干燥得到粗品,取四氯化碳、甲醇、水,按(18:18:3)比例混合,以下相为固定相,上相为流动相,开启高速逆流色谱仪,调节转速调节900r/min,取上相溶解粗品注入色谱仪,收集加锡弥罗果碱流分,减压干燥得白色加锡弥罗果碱173mg,高效液相检测,含量98.3%。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5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