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探测器粉尘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4768.1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2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范象瑞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灾 探测器 粉尘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火灾探测器粉尘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2)、粉尘源和试验参数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体(2)内有火灾探测器安装架(4),该安装架通过引管(3)与试验箱体的上盖(1)固定连接;试验箱体的底部有喷嘴(7),该喷嘴通过进气管(9)与粉尘源连接;所述试验参数监控装置包括粉尘浓度计、温湿度计、气压表和电热丝,其中粉尘浓度计、温湿度计和气压表分别通过法兰(6、10、11)与试验箱体相接;电热丝通过绝缘护套缠绕在试验箱体的外壁上。
2.一种火灾探测器性能受粉尘长期累积影响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试验条件:包括根据火灾探测器实际使用环境空气粉尘情况,通过调查和统计确定试验箱体内火灾探测器周围的粉尘浓度;悬浮尘组成及粒径分布以A2尘为主;保持试验箱体内悬浮尘均匀;温度为正常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25%;通过接地克服静电积累;根据试验的严酷程度要求和粉尘浓度设定试验持续时间;
(2)对火灾探测器进行粉尘试验前的初始测量:取两个火灾探测器样品,将一个设置为最高灵敏度,另一个设置为最低灵敏度,分别测量其响应阈值,并作记录;
(3)将上述经过初始测量的两个火灾探测器安装在权利要求1所述火灾探测器粉尘试验装置的试验箱体内的火灾探测器安装架上,通电稳定运行两小时后开始进行粉尘试验:给电热丝通电,使试验箱体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试验条件要求;调节含尘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使粉尘从试验箱体底部的喷嘴中向试验箱体内均匀连续注入,试验箱体内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基本一致,通过粉尘浓度计监视当前试验箱体内粉尘浓度值,并通过人工闭环控制,使粉尘浓度按试验条件要求值保持稳定;待试验持续时间达到试验条件设定值时停止粉尘注入,保持试验箱体关闭状态,使粉尘自由沉降4小时;
(4)对经上述粉尘试验的火灾探测器进行测量:采用现场定量检测设备在试验箱体内测量火灾探测器的响应阈值;记录发生误报的时间和次数;
(5)分别计算出两个火灾探测器试验前和试验后的响应阈值比,两个阈值比均不大于1.6、且试验过程中两个火灾探测器均未发出报警信号和故障信号,则判定该火灾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其性能受粉尘长期累积影响试验合格。
3.一种火灾探测器抗粉尘短时间干扰能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试验条件:根据火灾探测器实际使用环境空气粉尘情况,通过调查和统计确定粉尘间歇注入方式和注入粉尘的浓度;悬浮尘组成及粒径分布以A2尘为主;对粉尘浓度进行连续检测和控制;温度为正常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25%;通过接地克服静电积累;根据试验的严酷程度要求和粉尘浓度设定试验持续时间;
(2)对火灾探测器进行粉尘试验前的初始测量:取两个火灾探测器样品,将一个设置为最高灵敏度,另一个设置为最低灵敏度,分别测量其响应阈值,并作记录;
(3)将上述经过初始测量的两个火灾探测器样品安装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探测器粉尘试验装置的试验箱体内的火灾探测器安装架上,通电稳定运行两小时后开始进行粉尘试验:给电热丝通电,使试验箱体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试验条件要求;调节含尘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使粉尘按试验条件设定的浓度和间歇注入方式从试验箱体底部的喷嘴中向试验箱体内注入,试验箱体内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基本一致,通过粉尘浓度计对粉尘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并通过人工闭环控制,使粉尘浓度稳定在试验条件设定值;待试验持续时间达到试验条件设定值时停止粉尘注入,保持试验箱体关闭状态,使粉尘自由沉降4小时;
(4)记录火灾探测器报警和报故障的时间和次数,火灾探测器在试验过程中如未发出报警,也未发生不可恢复的故障信号,则判定该火灾探测器灵敏度在试验条件下抗粉尘短时间干扰能力试验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7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