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4088.X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7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谭富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风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作为一种机械电子设备应用广泛,电机在工作时会散发出很大热量,因而在电机的尾部设置有风扇来降温,以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不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导致电机烧毁损坏。现在的市场上采用的降温方式一般情况:是通过风扇以及设置在电机外壳上的散热筋来散热,由于电机工作时机座内部温度很高,因而风扇吹出的风也是热,导致降温效果不明显,易损坏电机。
故有必要对现有电机利用风扇散热技术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采用在电机风扇前设置导流圆扇,在导流圆扇中的六根支撑连接片中加入冷却液,当电机风扇旋转开始工作时,电机风扇吹出的风吹到导流圆扇上,使导流圆扇旋转,由于导流圆扇里设置有冷却液,因而使电机风扇吹出的风是低温的风,改善了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使得电机风扇吹出的是热风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它操作简单,降温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机座、电机主体、后端盖及风扇罩,机座左端设置有前端盖,机座右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的风扇罩设置在后端盖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上;电机主体设置在机座内中间设置有转轴;它还包括电机风扇、导流圆扇、弹簧及导流圆扇端盖,所述的导流圆扇和电机风扇依次套在转轴上,弹簧套在转轴上设置在导流圆扇的中心管内,中心管左端设置有导流圆扇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圆扇由圆形隔块、中心管、六根支撑连接片和外圆框组成,所述的导流圆扇中心设置有轴孔,中心管设置在轴孔外侧上,圆形隔块设置在轴孔内侧上,轴孔上均匀设置有六根支撑连接片与外圆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六根支撑连接片内部是中空的,设置有冷却液。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采用在电机风扇前设置导流圆扇,在导流圆扇中的六根支撑连接片中加入冷却液,当电机风扇旋转开始工作时,电机风扇吹出的风吹到导流圆扇上,使导流圆扇旋转,由于导流圆扇里设置有冷却液,因而使电机风扇吹出的风是低温的风,改善了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使得电机风扇吹出的是热风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它操作简单,降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流圆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端盖; 2、机座; 3、电机主体; 31、转轴; 4、后端盖; 5、风扇罩; 6、电机风扇; 7、导流圆扇; 71、圆形隔块;
72、中心管; 73、支撑连接片; 74、外圆框; 75、轴孔 8、弹簧; 9、导流圆扇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风冷装置,它包括前端盖1、机座2、电机主体3、后端盖4及风扇罩5,机座2左端设置有前端盖1,机座2右端设置有后端盖4,所述的风扇罩5设置在后端盖4的右侧,其左端套在后端盖4上;电机主体3设置在机座2内中间设置有转轴31;它还包括电机风扇6、导流圆扇7、弹簧8及导流圆扇端盖9,所述的导流圆扇7和电机风扇6依次套在转轴31上,弹簧8套在转轴31上设置在导流圆扇7的中心管72内,中心管72左端设置有导流圆扇端盖9。
所述的导流圆扇7由圆形隔块71、中心管72、六根支撑连接片73和外圆框74组成,所述的导流圆扇7中心设置有轴孔75,中心管72设置在轴孔75外侧上,圆形隔块71设置在轴孔75内侧上,轴孔75上均匀设置有六根支撑连接片73与外圆框74相连;所述的六根支撑连接片73内部是中空的,设置有冷却液。
用本发明冷却电机时,不仅可以避免以往因机座内部温度高而使得电机风扇吹热风的弊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而且它存在安全隐患,操作简单。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4,4’-二氯二苯基砜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层次化回归模型的颅面重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