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新鲜螺旋藻生产螺旋藻多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3950.5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邦;虞利俊;韦金河;严建民;裴勤;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鲜 螺旋藻 生产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类分离精制生物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以螺旋藻通过水煮-提取分离-浓缩制成螺旋藻多糖产品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以新鲜螺旋藻分离精制成高品位螺旋藻多糖的提取新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光合放氧、螺旋形的丝状蓝藻,属于颤藻纲螺旋藻属,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和“人类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在中国,已被列为保健食品。调查显示,今后十年内螺旋藻的年消费量将达l万吨,产品涉及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螺旋藻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是螺旋藻中极为重要的生理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抗辐射、抗凝血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已成为当前螺旋藻开发研究领域的焦点。(邓中日,游沛清,王小兵.螺旋藻多糖研究进展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14卷第3期63—65.)国内外关于螺旋藻多糖的功能性研究较多。有报道研究指出,螺旋藻多糖可显著抑制小鼠骨肉瘤180细胞的增殖和腹水型肝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作用在3~24小时内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不同的癌细胞对螺旋藻多糖的敏感性不一样。广州医学院曾波航等在研究螺旋藻多糖对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时发现,螺旋藻多糖在体外对正常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无影响,但能不同程度提高初发、复发期病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且在白介素-2的激活下能提高白血病病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活性。对处于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病人,螺旋藻多糖能使其NK细胞活性恢复正常。螺旋藻多糖提高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作用与机体带瘤状态有关,当肿瘤负荷小(缓解期)时作用明显(《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00年第6期(总第78期))。张成武、庞启深、许昌邵等的研究发现,螺旋藻多糖和糖蛋白均有抗辐射、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在对螺旋藻多糖抗辐射机理研究中发现,其抗辐射作用与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和DNA损伤修复酶的增强效应有关(营养学报,1996,l8(3):327.;遗传学报,1988,15(5):374.;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6,(3):136一138.)。螺旋藻多糖不但对细胞无毒性,而且具有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提高白细胞水平,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消除免疫抑制剂的抑制作用等(薛志勇,螺旋藻多糖的研究及应用 山东食品科技,2004.No.8.5-6)。同时,螺旋藻多糖与糖蛋白还能改善脂类代谢,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