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及系统装置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600.9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兴民;梁中堂;王世辉;曾三信;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兴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00;B03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锌浸渣 超声 方法 系统 装置 用途 | ||
1.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清除锌浸渣表面的铅矾包层和设定浸出环境,使铁酸锌矿物分解;通过超声洗涤脱附锌浸渣表面的硫酸锌水化包层,减轻或消除硫酸锌水化包层在浮选过程中对铅矿物和银矿物的抑制效应;经由上述超声浸出和超声洗涤过程产出硫酸锌溶液和超声洗涤滤渣,再对超声洗涤滤渣进行超声浮选,选出超声洗涤滤渣中的有价值金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清除锌浸渣表面铅矾包层的方法,包括干式磨矿或湿式磨矿,磨矿后的锌浸渣粒度为-0.074mm占90-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处理锌浸渣的浸出环境是:固液比1:3;浸出初始PH=1-2.5,浸出终点PH≤5.2;浸出温度70-90℃;双氧水用量10-40ml/L;在所述的浸出环境下,采用超声浸出方法,超声波有效声强≥1w/cm2;超声浸出时间为1-5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超声洗涤的过程条件是:超声波有效声强≥1w/cm2;固液比1:3-4;洗涤和过滤温度≥70℃;洗涤时间≥1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超声浮选方法,包括超声硫化前置调浆——超声硫化——粗选前置调浆——粗选前置超声分散——粗选——扫选前置调浆——扫选前置超声分散——扫选——精选前置调浆——精选前置超声分散——精选——尾矿浆脱水等过程;
超声硫化的过程条件为:超声波有效声强≥1w/cm2;固液比为1:2-3;超声洗涤滤渣粒度为-0.043mm占90-100%;矿浆温度60-70℃;硫化剂(包括硫化钠或硫氢化钠)用量为4-20kg/t;超声硫化时间3分钟;
超声分散包括一次粗选前置超声分散、一次扫选前置超声分散、一次精选前置超声分散,超声分散的过程条件为:超声波有效声强≥1w/cm2;矿浆温度60-70℃;超声分散时间0.5-1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浮选过程中的气泡产生和矿化过程,以及气固分离过程包括: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一次精选过程中,分别通入压强≥0.3MPa空气流3-4m3/h。
7.一种处理锌浸渣超声选冶系统装置,至少包括一套浸出系统,一套洗涤系统和一套浮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浸出系统、洗涤系统和浮选系统按照串联顺序组合起来,且在浸出系统中设有清除锌浸渣表面铅矾包层的系统;在洗涤系统中设有洗涤脱附锌浸渣表面的硫酸锌水化包层,减轻或消除硫酸锌水化包层在浮选过程中对铅矿物和银矿物的抑制效应的系统;在浮选系统中设有粗扫选和精选两套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清除锌浸渣表面铅矾包层的系统包括干式磨矿或湿式磨矿,磨矿后的锌浸渣粒度为-0.074mm占90-10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浸出系统为超声浸出系统,浸出环境是:固液比1:3;浸出初始PH=1-2.5,浸出终点PH≤5.2;浸出温度70-90℃;双氧水用量10-40ml/L;超声波有效声强≥1w/cm2;超声浸出时间为1-5分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锌浸渣的超声选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洗涤脱附锌浸渣表面的硫酸锌水化包层,减轻或消除硫酸锌水化包层在浮选过程中对铅矿物和银矿物的抑制效应的系统为超声洗涤系统,超声洗涤的过程条件是:超声波有效声强≥1w/cm2;固液比1:3-4;洗涤和过滤温度≥70℃;洗涤时间≥1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兴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市兴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6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