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棉或涤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799.3 | 申请日: | 201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水;陈伟;张战旗;任雅楠;于滨;梁政佰;刘桂杰;王德振;齐元章;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00 | 分类号: | D06M11/00;D06M13/00;D06M15/00;D06M11/13;D06M13/188;D06L1/12;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棉 涤棉 织物 整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棉或涤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对天然纤维服装面料和天然与合成纤维混纺服装面料的需求逐渐增加,棉,作为天然纤维的代表之一,其具有自然舒适的特性,,涤棉,作为天然与合成纤维混纺纤维的代表之一,兼有纯棉的自然舒适性和涤纶纤维的高强力和洗可穿效果两方面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棉和涤棉的主要缺点是易起皱,洗后缩水;因此为改善这一缺点,纯棉和涤棉的抗皱性整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几乎所有的免烫整理都采用浸轧树脂,然后在150℃~180℃的高温条件下焙烘或者是在常温下堆置的方法来达到纯棉或涤棉的免烫整理;但是棉纤维与树脂在高温干燥下反应,反应的速度较快,容易造成强力降低,且反应大多在纤维的无定型区反应,反应不均匀,造成免烫效果不好;树脂与棉纤维在常温下堆置发生反应时,因树脂的渗透性不好,造成表面反应较为严重,从而造成手感和舒适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在常温下反应,使纯棉或涤棉织物手感柔软,透气性和吸湿性好,能够批量生产,免烫性达到4.0级以上的纯棉或涤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纯棉或涤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方法,工艺流程依次为面料准备、液氨整理、预柔软、施加潮交联助剂、存储反应、水洗、拉幅定型、预缩和验装,其特征在于:在工艺流程液氨整理和预柔软之间增加酸洗工艺,在预柔软与施加潮交联助剂之间增加预缩工艺,采用泡沫施加的方式施加潮交联助剂,使得整个免烫整理工艺流程依次为面料准备、液氨整理、酸洗工艺、预柔软、预缩、泡沫施加潮交联助剂、存储反应、水洗、拉幅定型、预缩和验装;
酸洗工艺在水洗机上进行,首先进行轧酸,酸洗所用助剂采用酸性催化剂MC1与水的混合物,助剂中酸性催化剂MC1的浓度为50g/l,布面pH值控制在4~5;然后对布面进行碱性中和,使布面pH值控制在6~7;
泡沫施加潮交联助剂在拉幅机上进行,使用泡沫机向拉幅机上的布面施加潮交联助剂,潮交联助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树脂CMC 220~260g/l、催化剂MC1 110~130g/l、纤维保护剂HDP 20~30g/l、柔软剂RPU-N 10~30g/l、盐酸1~2g/l,其余为水,烘房温度控制在80~100℃,布面温度控制在35~40℃之间,落布湿度在6~8%之间,最后将织物在落布处打卷。
所述的纯棉或涤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方法,液氨整理后的面料pH值控制在6~7;预柔软工艺在拉幅机上进行,所用助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柔软剂RPU-N 25~30g/l,醋酸1~2g/l,其余为水,烘房温度控制在100~120℃,布面湿度控制在5%以下;预缩工艺在预缩机上进行,布面温度为30~40℃,湿度控制在6~10%;存储反应是将打卷的织物用塑料布包裹,在25~35℃的恒温室内存储18~24小时;水洗在水洗机上进行70℃清洗,所用助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纯碱10~15g/l,醋酸3g/l,非离子净洗剂3g/l,抗紫外线助剂PES:20~40g/l,其余为水;拉幅定型在拉幅机上进行,所用助剂的组分及重量配比为柔软剂RPU-N 20~30g/l,抗静电助剂DH:20~40g/l,醋酸1~2g/l,其余为水,湿度控制在5%;预缩在预缩机上进行,缩水率控制在-1.5%~0%。
其工作原理为:棉织物在洗涤或受外力作用时,纤维素大分子会产生滑移,织物产生形变,当脱水干燥或外力消除后,纤维素大分子在新的位置上产生新的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产生的形变就不能恢复,这样织物表面就产生了折皱,这种折皱通常要经过热熨烫处理,强迫纤维素大分子恢复原位,以消除折皱,纤维素纤维之所以抗皱差是因为纤维素大分子主链间缺少必要的交联键,如果通过树脂与纤维素羟基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在纤维素大分子间形成稳定的交联键限制了分子在外力作用下的相对位移,使织物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易产生永久形变,从而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免烫性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增加酸洗工艺,不但能中和纤维芯部残留的碱剂,而且能提高面料的毛效,从而使潮交联助剂更容易渗透到纤维素内部,并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反应更为充分,达到提高面料免烫性和减少强力损失的目的;
2、由于在预柔软与施加潮交联助剂之间增加预缩工艺,可使织物经纬向纱线在定型前有一定的屈曲程度,减少了面料洗后起泡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面料的径向弹性,不仅改善了面料的手感,而且在成衣加工时衣服侧缝的平整度得到很大的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未经鲁丰织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方中草药烫伤外敷剂
- 下一篇:一种电缆填充料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