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1763.3 | 申请日: | 201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W4/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身份 识别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代身份证,只具备存储身份信息的功能,不具备通信功能及定位功能,因此,现有的身份证无法实现实时位置更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和系统,该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和系统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和定位功能。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为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
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身份信息的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与远程监控中心的数据交互;
电池,用于为微处理器供电;
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单元,用于协调以上各模块运作。
所述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还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指纹采集模块。
所述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的整体为卡片式结构。如同普通的二代身份证。
指纹采集模块的采集部件暴露在外作为卡片式结构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电池包括锂电池和电能产生模块,电能产生装置为锂电池充电,所述的电能产生模块为太阳能电池或振动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和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微波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多功能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作为主控中心的远程监控中心和作为终端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所述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为前述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 置,远程监控中心与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无线通信连接。远程监控中心为服务器或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3G手机等)。
微处理器还用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转发处理;并解析和执行从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命令。
身份信息包括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的所有者的身份证号码,籍贯,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等。
还存储有最新的指纹信息。存储器还存储有历史记录的定位信息(如GPS信息)。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由于配置了无线通信模块和GPS接收模块,并将身份信息和定位信息实时发出,因而这种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具有实时位置更新功能,在救援及公安机关刑侦工作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另外,电池采用锂电池,而且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或振动电池相连,解决了充电问题及供电问题。
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的整体为卡片式结构,类似于二代身份证,便于携带,而且许多功能如远程无线通信功能可以是隐秘的,可以作为第三代身份证使用。
而且,当这种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集成有指纹采集模块后,远程监控中心可以实时获取使用者的指纹,这对于公安机关实施刑侦工作是有利的。
无线通信模块采用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和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微波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信号覆盖范围广,有利于保障通信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这种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和多功能身份识别系统,集成了实时定位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并进一步解决了供电问题,因而可以广泛应用在救援领域,也可以为公安机关实施刑侦工作提供最大的便利,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因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和多功能身份识别系统,巧妙地将现有的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集成在身份识别装置(如身份证上),创造性地解决了长久以来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因而具有独创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为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
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身份信息的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与远程监控中心的数据交互;
电池,用于为微处理器供电;
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单元,用于协调以上各模块运作。
所述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还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指纹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为可选的模块)
所述的多功能身份识别装置的整体为卡片式结构。如同普通的二代身份证。
指纹采集模块的采集部件暴露在外作为卡片式结构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转速磁力传动切线流泵
- 下一篇:一种喷雾传质式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