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1382.5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冈;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扬帆电力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13/1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性 入侵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入侵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光、声、电、射线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总的分两种基本的形式:机械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
目前电子式入侵报警器有下列形式:
(1)主动式红外报警器,通常用红外线构成光栏,穿越光栏报警。
(2)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利用人体的远红外热辐射进行识别,一般配以菲涅尔透镜和热光器件,热源移动时报警。
(3)微波束护栏,用微波以及毫米波在位于两处的发射与接收端形成微波束护栏,人员穿越时报警。
(4)微波雷达,主动式发射微波利用移动人体反射的多普勒效应进行判决报警,发射和接收在一个地方。
(5)超声波雷达,用发射超声波波束和接收人体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进行报警判决报警。
(6)激光雷达,利用激光单色性和指向性好的特点,发射激光波束并接收波束覆盖范围内物体的反射回光,形成图像,再用图像识别的方法作判定并报警。
(7)埋地式泄漏电缆报警的方法,通常埋设发送和接收两根平行电缆,电缆的外屏蔽层有意识的开有泄漏槽或空,泄漏的高频能量形成防护区域,入侵者靠近电缆将导致接收到能量的变化,从而判决报警。
(8)震动式报警器,在防护区域设很多震动传感器,入侵者触发后报警。
(9)复合的方式,很多传感器将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集成在一体,以减小误报概率。如将主动式红外和微波多普勒集成形成红外微波双鉴报警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待机功耗低的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包括探测单元、单片机、报警单元和监视单元;
探测单元用于实现发射探测信号,探测单元连接单片机,并向单片机发送信号;
单片机用于实现接收探测单元发出的信号,单片机连接探测单元和报警单元,并输出相应的处理信号;
报警单元与单片机连接,报警单元用于实现从单片机处接收处理信号,并对信号做出反应;
监视单元用于实现观察现场情况,并将现场情况信号发送出去;
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还包括短信模块单元,所述单片机连接短信模块单元,短信模块单元用于实现信息向外传送和对一种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中供应电或断电的控制;
网络单元用于实现为一种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提供网络,网络单元与短信模块单元连接;
拍摄单元用于实现接收短信模块单元信息,对现场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信息传递给短信模块单元。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探测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被动式帘幕探测器和至少一个主动光栅探测器。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报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报警器。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光报警器、声报警器、电报警器或者射线报警器其中的一种报警器或者是多种报警器的组合。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监视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摄像机。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网络单元包括路由器,所述路由器为网络摄像头提供互联网络。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拍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调摄像头。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区域性入侵报警装置由连接着稳压单元的电池提供直流电源。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区域入侵报警装置设置有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为风扇。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单片机与报警单元之间设置有功率驱动电路,所述单片机与探测单元之间设置有功率驱动电路,所述短信模块单元与拍摄单元之间设置有功率驱动电路,所述短信模块单元与网络单元之间设置有功率驱动电路,所述短信模块单元与监视单元之间设置有功率驱动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在装置中设置了短信模块单元,通过短信模块单元实现了人员对装置的远程控制,并且实时信号能通过网络传送给监控人员,达到了监控人员可以全天候的控制。装置中将多种探测器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小装置的误报率。通过复合通过短信模块单元对装置中的单元进行供断电的控制,实现在待机过程中耗电量较低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扬帆电力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扬帆电力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